今年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澳門美術協會再次與主辦方攜手舉辦煙花匯演學生繪畫比賽。(澳門美術協會提供,圖片來源:https://masmacau.com/news/119)
說到澳門的國慶牌樓,就不能不提一個在澳門近現代藝術發展歷程中影響力非同小可的民間組織——澳門美術協會。當年曾參與設計、打造這些牌樓的澳門工會成員,其中一些人之後成為了澳門美術協會的創辦者,而一些當時負責「打下手」的美術小工,如今也加入了美協,成為當今澳門藝術界的中流砥柱。自六十九年前成立至今,澳門美術協會以愛國愛澳為宗旨,為澳門培育新一代藝術家、弘揚中華文化與藝術為目標,持續活躍於澳門文藝發展的最前沿。
美的歷程:澳門美術協會的誕生
澳門美術協會不僅是澳門當代成立的時間最長的藝術團體之一,亦是這座城市目前規模最大且人數最多的民間文化團體。根據黎細玲編著的《香山人物傳略3》(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年)所記載,1956年4月1日,「鑒於澳門沒有一個面向社會的群眾性美術組織」,梁惠民、關萬里、陸昌、郭奇波、陳子明和譚智生等人成立「澳門美術研究會」,並聘請何賢為名譽會長。1968年,研究會將團體名稱改為「澳門美術協會」,並沿用至今。自1956年成立以來,美協始終堅持春風化雨,默默耕耘,為本土藝術的生根發芽提供了沃土。通過組織各種展覽、藝術講座和寫生活動,鼓勵藝術家自由創作,亦和內地的藝術團體積極地進行交流合作,向外界推廣澳門藝術家的作品。2023年4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中)、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左四)、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右四)與澳門頤園書畫會會長崔世平(右三)等出席陸昌百年誕辰回顧展剪綵儀式。(力報提供)
藝壇楷模:前會長陸昌的藝術人生
在美協的發展史上,有一位關鍵靈魂人物——前會長陸昌(1923-2006)。陸昌曾負責澳門國慶牌樓的設計與建造長達二十載,他與另一位一線負責人梁惠民同為美協的創辦者。陸昌曾回憶說,當年主持國慶牌樓的工作,「一則是愛國熱情所致,二則是因為當時澳門有名的美術工作者,對政治環境有所顧慮」,不願參與國慶牌樓工作,同時他亦感嘆,「如果沒有國慶牌樓的設計、製作,就不可能有澳門美術界的中堅力量。」
陸昌日後成為澳門著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的一生與美協緊密相連,不僅參與了美協的各項工作,更在扶攜後輩、培養年輕藝術家、推廣澳門藝術作品方面作出極大貢獻。2023年,澳門藝術博物館曾主辦「丹青傳情——陸昌百年誕辰回顧展」。在展覽的開幕禮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澳門頤園書畫會會長崔世平等均親臨剪綵,可見陸昌在澳門社會的影響力及號召力。
從國慶牌樓到藝術殿堂,澳門美術協會跨越六十九載春秋,始終秉持初心,依然繼往開來,為澳門的文藝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以筆墨丹青描繪新的時代畫卷。陸昌之子陸曦(前)及廖文暢為國慶牌樓繪圖,日後兩人均成為澳門藝術界的中流砥柱。(澳門美術協會提供,摘自「 澳門記憶 」文史網)
(本文部分內容引自楊仁飛所著之《輝煌的篇章 永誌的回憶——澳門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牌樓歷史》,載於《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澳門國慶牌樓回顧展》,澳門美術協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