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樺加沙」被譽為年度「風王」,威力不可覷。強勁的風雨造成低窪地區水位急遽上升,本澳多區水浸,部分地區甚至水深及腰。海水倒灌更將部分魚類沖上街道,部分民眾不顧危險,無視「十號風球」在街頭以工具或徒手方式捕捉被沖上岸的魚類。網上瘋傳的多段短片可見,民眾抓到大魚後興奮歡呼的畫面。有網民開玩笑稱「今晚加餸」、「有種苦中作樂的感覺」。但亦有意見批評行為不當,恐增加前線人員的工作負擔;更有網友指出,參與捕魚者不少疑似外籍人士,而非本地居民,引發不同角度的爭議。「樺加沙」 颱風造成澳門多區水浸,救援隊出動橡皮艇搶救受困民眾。 (互聯網圖片)
超強颱風「樺加沙」雖未直接吹襲澳門,但仍對本澳造成顯著影響,澳門氣象局於昨(24)日清晨5點30分改掛「十號風球」,強勁風雨造成低窪地區水位急遽上升,內港碼頭、河邊新街、沙梨頭街市及西馬路等地區於24日出現大規模海水倒灌。其中,內港一帶昨早9時30分左右開始有海水持續湧入。大約10時出現廣泛水浸,區內已成澤國。根據氣象局數據內港一度錄得1.5米水位高度,水深及腰時,有人在水中行走。期間大量雜物飄浮包括是水馬、垃圾桶,甚至是椅子、貨架托盤等硬物,有水管開關被飄浮物撞到打開,消防、海關出動橡皮艇拯救被困人士。警方水陸兩用車亦有出動。
有父母帶幼童一同「趕海」
昨日下午2時左右,各區水位開始下降,水浸情況逐步緩解。不少居民無視「十號風球」,趁水退時到街頭「趕海」捉魚,他們帶備帆布袋、魚網等撈魚工具,亦有人連單車及保溫箱等運送工具都帶齊,更有父母帶同幼童一同「趕海」。
昨日下午2時左右,各區水位開始下降,水浸情況逐步緩解。不少居民無視「十號風球」,趁水退時到街頭「趕海」捉魚,他們帶備帆布袋、魚網等撈魚工具,亦有人連單車及保溫箱等運送工具都帶齊,更有父母帶同幼童一同「趕海」。
然而,也有人批評相關行為不當,認為「應該即時開單罰款監督」;亦有意見批評,部分民眾不顧危險在街頭捕魚,恐增加前線人員的工作負擔。更有網友指出,參與捉魚者不少疑似外籍人士,而非本地居民,引發不同角度的爭議。.
除了捉活魚,街上亦有活龜可捉。(FB「 澳門高登起底組 」圖片)
有人手持木棍打魚,成功捕得兩條大魚。(FB「 澳門高登起底組 」視頻截圖)
捉到大魚後,笑逐顏開,已忘記了風災的危險。(FB「澳門高登起底組」視頻截圖)
有民眾徒手捉住大魚,引起周圍人群陣陣歡呼。 (視頻截圖)
民眾帶備帆布袋、魚網等撈魚工具上街捉魚。(視頻截圖)
有父母帶同幼童一同 「趕海」 捉魚。(視頻截圖)
民防中心籲市民旅客盡量留在家中
民防行動中心表示,留意到網上片段有不少市民在十號風球期間外出,在公共道路上捕魚,當局稱目前天氣情況仍不穩定,且路面情況存在安全隱憂,呼籲市民旅客盡量留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