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最新報告指出,隨著美國經濟與市場表現不再亮眼,美元在未來數月恐進一步貶值,現階段已不再值得其高估值。該行強調,美元的主導地位短期內不會被取代,但隨著歐洲推動財政政策支持增長、中國出口部門持續強勁,歐元與人民幣具備上升動能。
高盛同時指出,「去美元化」證據有限,美元在全球發債、跨境交易及外滙現貨成交中依然佔據主導。美匯指數近期在97水平企穩,但自年初以來仍累跌逾一成。
另一方面,巴克萊研究團隊在外滙及新興市場季度展望中則認為,市場對美元的悲觀看法過度。該行分析指,自6月以來美元反彈並非短暫現象,支撐美元的因素其實比預期更強,包括關稅影響逐步消退、金融環境趨於寬鬆及財政刺激政策持續發力,令明年美國經濟增長前景優於今年。
歷史數據顯示,在聯準會減息周期下,美國經濟往往能加速增長,美元表現隨之企穩。巴克萊指出,美元最艱難時刻或已過去,而在風險偏好升溫時,高風險貨幣料將跑贏美元。該行並建議,黃金仍是對沖通脹尾部風險的最佳工具,至於瑞士法郎估值偏高,日圓避險功能則需股市轉弱才能發揮。(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