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網站26日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純電動乘用車出口將納入許可證管理。此舉由商務部會同工信部、海關總署及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制定,旨在規範新能源汽車出口秩序,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公告明確,凡僅裝有驅動電動機並具備車輛識別代碼(VIN)的載人車輛均需獲得出口許可證。申報資格、程序及管理方式將依現行規定執行,海關則依進出口商品目錄對相關車輛進行檢驗。
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新規意在防止平行出口及「零公里二手車」冒充新車等不規範行為,避免海外市場出現「內捲式」價格戰,並提升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形象。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達119.9萬輛,年增57.1%。
據悉,部分出口商因國內產能過剩與價格壓力,將新車註冊後標記為二手車出口至俄羅斯、中東等地,規避審核並享受較低關稅,損害中國汽車信譽。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吳松泉表示,新規將限制僅汽車製造商及授權企業具備出口資格,且僅能出口自產品牌車輛,有助強化品牌責任、提升服務水準並遏制惡性低價競爭。(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