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十月初五街節」於10月1 日下午在康真君廟(康公廟)前地正式揭幕,為期八日的活動以「講好十月初五街故事、重現舊城區文化魅力」為主題,結合藝術展覽、互動體驗與街區消費推廣,吸引眾多市民與旅客參與。十月初五街節續有福包換領活動。(主辦單位提供圖片)
活動由澳門社區營建促進會、澳門城區發展促進會、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澳門美術協會、康真君廟慈善會及澳門設計師協會聯合主辦,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澳門文旅導賞協會協辦,並獲澳門旅遊局、澳娛綜合及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贊助支持。活動於10月1日至8日每天上午11時至晚上10時在十月初五街及康公廟前地舉行。
開幕儀式於10月2日下午4時舉行,由立法會主席高開賢、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白冰、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旅遊局代局長程衛東等主禮,場面熱鬧。
十月初五街節籌委會主席蕭頌銘致辭時表示,活動旨在活化舊城區經濟,促進文旅融合。首屆活動成功吸引大批遊客體驗老街魅力,今年適逢國慶75周年及回歸25周年「雙慶之年」,活動內容全面升級,加入更多互動與文化體驗,期望讓市民與旅客留下深刻印象。
消費滿200元可兌換禮品
蕭頌銘指出,為配合「全城消費嘉年華」及旅遊局「喜迎雙慶 澳門有請」推廣活動,籌委會特別推出「十月初五街節大禮包」換領活動,凡於十月初五街消費滿200澳門元,即可於康公廟前地資訊站兌換精美禮品包,活動首日即吸引大批市民排隊換領,場面熱鬧。
本屆街節設有多項焦點節目,包括講述十月初五街歷史的「五十憶展」及「講東講西」故事會,由口述歷史協會講者說書,分享老街的鮮為人知往事;以解謎方式探索街頭巷尾文化的「十月解密」;體驗傳統茶文化的「廟前煮茶」;展現本地匠人技藝的「高手在民間」,以及聚集創意手作與美食的迷你市集等。
活動期間,主辦方期望透過文化、創意與消費的結合,讓遊客在茶香、故事與藝術氛圍中,重新認識十月初五街的歷史底蘊與社區活力,並進一步推動中區及南區的經濟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