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10日宣布,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新關稅,同時對「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限制,以回應中國對稀土等戰略物項採取出口管制。此舉被視為美中貿易戰升級的最新一步,中國商務部隨即發表強硬回應,指美方動輒以高額關稅相威脅,「不是與中方相處的正確之道」,強調「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
商務部發言人指出,中方對稀土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依據法律法規完善出口管制體系的正常行為,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與國際共同安全,並秉持「公正、合理、非歧視」的原則。發言人批評,美方長期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對華採取單邊和歧視性做法,清單物項超過3,000項,遠高於中國約900項的管制清單。美方的「雙重標準」不僅嚴重損害企業合法權益,更衝擊國際經貿秩序及全球產供鏈穩定。
指責美方破壞會談氛圍
發言人強調,自9月中美馬德里經貿會談以來,美方短短20多天內密集出台多項對華限制措施,將多家中企列入出口管制與「特別指定國民清單」,並執意推進對中國海事、物流及造船業的301調查與懲罰性措施。中方認為,這些行為「嚴重損害雙方經貿會談氛圍」,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以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為基礎,維護來之不易的磋商成果,並透過平等對話妥善管控分歧。
在談及稀土出口管制細節時,發言人表示,中國已事先完成對產供鏈影響的評估,認為衝擊有限,且已透過雙邊出口管制對話機制向相關國家和地區通報。後續將依法依規進行許可審查,並考慮適用「通用許可」、「許可豁免」等便利化措施,以促進合規貿易。他重申:「中國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只要是民用、合規用途,企業不必擔心。」
新增鋰電與石墨材料出口限制
據商務部與海關總署9日晚間公告,北京除早前公布的稀土物項外,進一步將鋰電池、人造石墨負極材料、超硬材料及部分中重稀土產品納入出口限制清單,並涵蓋鋰離子電池製造設備如卷繞機、疊片機、注液機等。同時,中方亦更新「不可靠實體清單」,將多家美國及加拿大企業納入限制名單。
市場分析認為,這項措施將直接衝擊電動車、儲能電池與高端半導體產業鏈,對美國及其盟友施加壓力。中國掌握全球約九成稀土供應,在高性能磁鐵、超導金屬及新能源電池領域擁有壟斷性優勢。
《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中國此次出口管制「幾乎前所未有」,在經濟層面「等同於核戰」,將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嚴重干擾。
習特會已無必要?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10日在社交平台發文,指中國近日已向多國政府發出信函,列明即將實施的出口管制細節,內容涵蓋稀土、磁鐵、鋰電池材料等生產要素,甚至包括非中國製造但含有中國原料的產品。他形容,這份信件「長達數頁」,將讓國際貿易變得「困難重重」。
特朗普表示,過去半年中美關係相對穩定,因此中國突然祭出出口限制,令全球各國政府「震驚且不滿」,多國已主動向美方表達憤怒他同時透露,原定兩周後於韓國APEC峰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的計劃「已無必要」。不過,其後他在白宮回答傳媒提問時,疑似「改口」,稱自己無取消與習近平的會面,說要視乎情況而定。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