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詐騙行為,新加坡政府正準備祭出更嚴厲刑罰。根據路透與《海峽時報》14日報導,新加坡內政部近期公布的《刑法修正草案》指出,凡涉入詐騙或與詐騙相關罪行者,未來可能將面臨鞭刑處罰。若修法通過,這將是新加坡首次將鞭刑納入詐騙相關罪名的懲罰範圍。
新加坡警方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當地因各類詐騙造成的財務損失高達4億5640萬新加坡幣,雖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2.6%,但案件數量與受害金額仍然居高不下。內政部表示,詐騙已成為「最廣泛、最具破壞性的犯罪問題之一」,政府仍將打擊詐騙列為全國首要任務。
目前依照現行法規,詐騙罪名成立者最高可被判處10年監禁及罰款,但並不包括鞭刑。若依照此次修法建議,詐騙主謀、詐騙集團成員或負責招募他人的共犯,將面臨6至24下強制鞭刑,刑罰幅度視涉案程度而定。
修法草案同時擴大適用對象。凡替詐騙集團洗錢,或向詐騙者提供個人資料、手機SIM卡及銀行帳戶等協助行為者,最高可被判12下鞭刑。此外,若個人未採取「合理措施」防止自身個資被用於詐騙,也可能被追究刑責,成為首度將「消極疏忽」納入刑罰考量的案例。
每次上限24鞭
這項立法構想最早於今年3月的國會內政部預算辯論期間提出,當時政府官員強調,新加坡正面臨「跨國詐騙產業鏈的嚴重威脅」,需透過刑罰震懾與社會教育並行,遏止詐騙犯罪的蔓延。
近年來,新加坡政府持續加強對詐騙活動的防制。當局除強化警方與金融機構合作外,也對社群媒體平台施壓。9月間,政府曾警告美國科技巨頭Meta Platforms,若未在月底前採取臉部辨識與身分驗證等措施,防堵社群冒名詐騙帳號,將面臨最高100萬新加坡幣罰鍰,並自逾期後每日加罰最高10萬新加坡幣。
新加坡是全球少數仍保留體罰制度的國家之一。依現行法律規定,鞭刑適用對象限於18至50歲成年男性,且每次行刑鞭數上限為24鞭。行刑官會以一根長約1.2米、直徑約 1.27釐米的藤條抽打犯人臀部。由於執行時力道極強,行刑前通常會由醫師檢查受刑人健康狀況,確保能承受過程。
三鞭皮開肉綻
根據新加坡律師公會一份報告形容,鞭刑執行過程極為殘酷。「行刑官會使盡全力揮鞭,當藤條擊中受刑人屁股時,皮膚會立刻裂開,先出現一道白色裂痕,隨即滲出鮮血。通常在前三鞭之後,臀部就會皮開肉綻,多數犯人會劇烈掙扎,最終因疼痛與失血而虛弱無力。」
人權團體長期批評新加坡鞭刑過於殘忍,違反國際人權公約,但新加坡政府始終堅稱此舉對維持社會秩序與防止重犯「具有明顯嚇阻作用」。政府數據顯示,新加坡詐騙案件雖在2024年底後略有下降,但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包括假冒銀行、包裹通知及投資平台詐騙仍層出不窮。
內政部官員強調,修法目的並非追求嚴刑峻法,而是「明確傳達社會訊息:詐騙無可容忍」。當局也計畫同步推動金融機構與電信業者合作,加強帳戶監控與即時警示機制,以阻斷詐騙金流,建立更安全的網絡環境。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