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將於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貝倫登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28日接受《衛報》專訪時發出最嚴厲警告:人類已「無可避免」將超過《巴黎協定》設定的1.5°C升溫限制,災難性後果恐怕難以避免。他強調,全球必須立即改變方向,大幅減少碳排放,否則亞馬遜雨林、格陵蘭冰原與珊瑚礁等生態系統都將越過「無法回頭的臨界點」。
 最新報告稱,全球每分鐘約一人死於高溫相關疾病。 (網絡圖片)
最新報告稱,全球每分鐘約一人死於高溫相關疾病。 (網絡圖片)
古特雷斯直言,過去十年是地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十年,儘管科學界早已警告化石燃料燃燒造成氣溫快速上升,但各國的政策承諾仍遠遠不足。目前全球僅有62國依據《巴黎協定》提交「國家自定貢獻」(NDC),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再度退出協定、歐洲減排承諾進展緩慢、中國大陸雖為最大碳排放國但減排力度仍不夠。
「以目前的國家承諾來看,全球碳排量僅能減少約10%,但我們必須削減60%才能將升溫控制在1.5°C之內。」古特雷斯說,即便短期內超過1.5°C,只要各國在COP30後迅速行動,仍有望在本世紀末前把升溫拉回。他呼籲各國重新平衡與會代表組成,讓原住民社群與公民團體的聲音不再被企業遊說勢力壟斷。
他指出,化石燃料時代的終結已成歷史必然,全球能源結構正進入「再生能源革命」階段,「人類不可能用盡地球上已發現的石油與天然氣」。對於巴西政府近期批准亞馬遜河口石油勘探案,他表示將在COP30期間與巴方進行嚴正討論,並重申「擺脫化石燃料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儘管外界對COP機制效率批評不斷,古特雷斯仍認為該體系在國際環境治理中不可或缺,「若棄之不顧,全球將陷入一片混亂,只有少數特權精英能自保,災難則蔓延至全人類」。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數據,2024年至今亞洲、非洲、歐洲與北美多地熱浪肆虐,極端氣候已成新常態。英國《衛報》援引倫敦大學學院(UCL)與世界衛生組織牽頭的《柳葉刀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2025年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每分鐘約有一人死於高溫相關疾病。2012至2021年間,全球平均每年有54.6萬人因高溫喪生,即使排除人口成長因素,高溫相關死亡率仍較上世紀90年代飆升23%。
悉尼大學氣候學教授奧利‧傑伊(Ollie Jay)表示,熱應激影響所有人,且完全可以預防,「每一起與高溫相關的死亡,都是可以避免的悲劇」。
報告批特朗普撕毀氣候協議
《柳葉刀》報告同時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撕毀氣候協議,全球主要石油企業仍持續開採化石燃料,使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威脅加劇。報告指出,全球前100大化石燃料公司已上調截至2025 年3月的產量預期,這將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巴黎協定》控制上限的三倍。與此同時,全球商業銀行2024年對化石燃料企業的融資總額達6,110 億美元,創五年新高,而對綠色能源的貸款僅為5,320億美元。
氣候變化影響已滲透至經濟與民生。2023 年,各國政府每日仍向化石燃料公司提供25億美元直接補貼;而因高溫無法在戶外工作導致的勞動力損失,經濟損失相當於同等金額。報告顯示,過去四年全球人均每年有19天暴露於致命高溫中,其中16天源於人為氣候變化。2024年極端高溫導致全球勞動時間減少6,390億小時,最不發達國家損失高達GDP的6%。
 
            















 
                                     
                                     
                                     
                                     
                                     
                                     
         
                             下載APP
 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