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20分鐘完成300畝蝦稻田作業 

珠海打造「低空+農業」新樣板
05/11/2025
3638
收藏
分享
珠海打造「低空+農業」新樣板

傳統農業正被低空科技的精准與高效悄然重塑。11月4日,以「低空科技賦能現代農業」為主題的無人機技術農業應用現場展示會在珠海斗門區蝦稻輪作示範基地舉行,通過投喂與噴灑兩項核心作業演示,為「低空+農業」模式的常態化運行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新範本。

活動由珠海市低空產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與珠海市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指導,低空數智(珠海)科技有限公司與巡天智能科技(橫琴粵澳深合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雙方組建的專業技術團隊展示了低空技術在農業生產場景中的創新應用,為珠海「百千萬工程」注入科技動能。

現場演示中,S30型農業無人機的智慧投喂系統引人注目。該機採用RTK高精度定位與自動航線規劃技術,能在毫米級精度下均勻投放飼料。傳統人工投喂一口塘需40分鐘,如今僅需6至8分鐘即可完成;對於300畝蝦稻田,整體作業僅約20分鐘。該技術可根據環境密度自動調整投喂量,不僅提升效率與精度,也減少環境干擾。

在變量噴灑環節,技術團隊利用地塊處方圖自動調整噴幅與流量,配合無人機定高飛行與自動避障功能,實現藥液的精准覆蓋與環保施藥,避免重複與漏噴。這一智能化模式有效降低農民勞動強度與藥劑浪費,同時提升了田間安全性與作業質量。

低空數智公司總經理王青表示,低空經濟與農業的結合,是新興產業與傳統農業的深度融合。透過無人機、無人設備與地面監測的「空天地一體化」協作,可實時監控作物生長與病蟲害分佈,精準投餌、施肥與噴藥,最終提升產量與品質,優化生產效率。此次示範更為海洋牧場與智慧農業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試點依據。

巡天智能科技無人機事業部經理李嘉興指出,S30投喂機可實現「少吃多餐」的智能養殖模式,幫助農戶節省飼料並促進生長。他表示,該技術已在珠海落地,可透過購買或租賃模式靈活使用,並由企業提供維護與培訓,顯著降低農戶使用門檻。

根據三方戰略合作協議,珠海市農業集團、低空數智與巡天智能科技將以蝦稻輪作與白蕉海鱸項目為依託,共建無人養殖智慧管理平台,整合水質監測、智能投喂、遠程管控、預警聯動與數據決策等功能,形成可推廣的現代農業解決方案,助力「百千萬工程」與區域農業現代化建設。

珠海正積極推動低空經濟與「海陸空」產業深度融合。斗門區憑藉蓮洲通用機場及優越空域條件,前瞻布局低空經濟產業園,為珠海打造「天空之城」注入新引擎。各方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運營標準、制定應急預案,構建既「可見實效」又「體系完備」的低空經濟賦能農業樣板,推動珠江西岸智慧農業邁向新高度,成為大灣區智慧農業創新標杆。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