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等國際經濟學家與活動人士共同撰寫的新報告警告,未來十年內全球將有超過70萬億美元的財富在代際之間傳遞,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貧富不均,並威脅民主制度與社會穩定。

未來十年內全球將有超過70萬億美元的財富在代際之間傳遞。 (AI生成圖片)
該報告由南非總統西里爾‧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委託,作為即將於本月下旬在約翰內斯堡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部長級會議的重要背景文件。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八成以上的國家不平等情況惡化,有高達83%的國家(覆蓋全球九成人口)符合世界銀行對「高度不平等社會」的定義。
不平等威脅民主
斯蒂格利茨在報告中警告,貧富懸殊的國家發生民主衰退的機率,是較為平等國家的七倍。他指出:「擴大的財富差距削弱了民主制度,助長民粹主義與社會撕裂。」
報告進一步指出,2000年至2024年間,全球最富有的1%人群吸收了全球新增財富的41%,而最貧窮的50%僅分得1%。報告呼籲主要經濟體採取具體行動,透過國際合作抑制不平等惡化趨勢。
建議設立常設監測機構
斯蒂格利茨呼籲G20仿效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設立一個「全球不平等監測委員會」,定期追蹤財富分配趨勢、分析影響,並向各國政府與決策者提出政策建議。他強調,若缺乏持續監測與跨國合作,不平等問題將進入「自我強化」階段,削弱社會流動性與經濟效率。
該報告的核心研究由義大利經濟學家薩爾瓦多‧莫雷利(Salvatore Morelli)主導,顯示在2035年前,高達70萬億美元 的財富將透過繼承流向下一代。莫雷利指出:「在缺乏有效遺產稅與監管的情況下,財富集中效應將持續擴大。複利不只增加資本收益,更放大世襲優勢,使社會階層難以流動。」
南非推動「G20不平等議程」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這份報告提供了「通往更大平等的藍圖」,並支持將不平等問題納入G20議程。他指出,不平等是「對人民尊嚴的背叛」,更是「包容性增長的障礙與對民主的威脅」。
不過,他同時對設立常設監督機構持謹慎態度,主張各國應根據自身經濟結構採取務實措施。
全球政策分歧浮現
G20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成立,旨在讓更多新興經濟體參與全球治理。此次報告發布後,包括德國在內的多個G20成員國預計將於11月22日部長級會議上,表態支持成立不平等監測委員會。然而,也有部分成員對該機構的執行權限與財政負擔表示保留。
斯蒂格利茨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若各國繼續忽視不平等議題,將付出社會撕裂與政治動盪的代價。他說:「我們正在見證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財富傳承,這既是經濟現象,也是制度危機。若不加以干預,不平等將成為全球化時代最危險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