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停擺長達40天後,終於迎來轉機。美東時間11月9日深夜,美國參議院以60票贊成、40票反對通過程序性投票,跨黨派達成一項臨時撥款協議,將為聯邦政府提供資金至2026年1月30日,象徵政府即將重啟。根據協議,參院亦將於2025年12月就延長《可負擔健保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俗稱「奧記健保」)補助進行單獨表決。
這項協議由共和黨與中間派民主黨人合作推動,包括新罕布夏州的珍妮・夏亨(Jeanne Shaheen)、緬因州獨立參議員安格斯・金(Angus King)及民主黨議員瑪吉・哈桑(Maggie Hassan)等主導談判,並獲白宮支持。民主黨內共有七名參議員及一名獨立議員投下贊成票,使參院得以打破長達五周的僵局。
協議內容顯示,撥款法案涵蓋退伍軍人事務、軍事設施建設、農業部及立法部門等三項全年預算,同時設定新權宜措施,延長政府撥款至2026年1月,確保糧食券(SNAP)計畫持續運作。協議還包括保證在停擺期間被解雇的聯邦雇員得以恢復職務,以及稍後就醫保補助舉行表決的承諾。
不過,協議並未納入延長《平價醫療法案》補貼條款。參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John Thune)承諾,最遲將於12月中旬就醫改議題進行表決,但未公布具體方案內容。特朗普則公開反對延長醫保稅收抵免,主張將資金直接發放給民眾自行購買保險。
民主黨內部分歧浮現
根據CNN報道,這項協議是9日晚間在白宮斡旋下,由圖恩與三位前州長出身的參議員達成。協議同時納入撤銷川普政府裁員措施及加強國會安保預算的條款。立法部門撥款法案摘要顯示,將新增2億多美元用於議員安全防護,並撥款8.52億美元予國會警察。
然而,隨著僵局暫時化解,民主黨內部分歧進一步浮現。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在投票後發聲反對,指責共和黨造成「美國陷入醫療保健危機」,表示不能支持未解決醫改補貼的方案。他強調,民主黨仍將繼續為數百萬即將失去醫保的美國家庭爭取。黨內另一位具影響力的參議員布萊恩・沙茨(Brian Schatz)也明確反對該計畫,認為協議未能滿足核心訴求。
部分民主黨中間派則為自身立場辯護。夏亨指出,僵局延續無益於問題解決,「這是桌上唯一的方案,我們先讓政府重開,再處理醫改議題。」安格斯・金亦稱,唯有先恢復政府運作,才能推進醫保補助的討論。
參院預計於11月10日進行最終投票,通過後將交由眾議院審議。眾院目前休會,但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表示,隨時可在48小時內召回議員進行表決,最快本週末完成投票程序。
眾院少數黨領袖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已表態反對,稱該法案未能延長《平價醫療法案》稅收抵免,因此民主黨將不支持這項兩黨協議。不過,由於民主黨在眾院席次不足,其反對是否足以阻止法案通過仍有待觀察。(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