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神舟二十號航天員組合於14日下午返回地球,搭乘神舟二十一號一同進入太空的四隻小鼠也首次完成在軌齧齒類哺乳動物實驗,平安回到地面。科研團隊表示,小鼠目前狀態良好,已在專用運輸盒中享用愛吃的果凍和飼料,逐步從失重環境恢復。
這批小鼠原於10月31日隨神舟二十一號升空,進行為期五至七天的空間飼養實驗,但因神舟二十號返航任務延期,牠們的「太空出差」意外延長至近兩週,使得實驗價值大幅提升。為適應太空無晝夜環境,科研人員在實驗艙中安裝照明系統,以早7時亮燈、晚7時熄燈方式模擬地球日夜節律,協助小鼠維持生物鐘。
太空中的衛生管理也是一大挑戰。為避免毛髮與糞便在失重環境中飄浮並被吸入,小鼠艙配備氣流系統將垃圾導入收集盒,盡量提供清潔環境。科研影像顯示,小鼠在太空中因重力缺失而四處移動,把牆壁當成「地板」,展現類似「飛簷走壁」的行為特徵。研究人員也觀察到牠們進食量略減,但飲水量增加。
返回地球後,小鼠被安置於鋪有柔軟墊料的運輸盒中,並提供熟悉的食物,以協助身體重新適應重力環境。科研團隊表示,牠們後續將持續參與生物醫學研究,為人類探索太空環境對哺乳動物生理的影響提供重要數據。

搭乘神舟二十一號一同進入太空的四隻小鼠首次完成在軌齧齒類哺乳動物實驗,平安回到地面。 (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