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編程工具Cursor再度引爆全球科技創投圈。其母公司Anysphere 宣布完成新一輪23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隨即躍升至 293億美元,比今年年初的25億美元暴增近12倍,成為AI 應用層最受矚目的獨角獸之一。本輪由Accel、Coatue 領投,谷歌母公司Alphabet與英偉達(NVIDIA)均新加入戰略投資,堪稱大型科技企業「排隊送錢」。
四位年輕創辦人已成功步入億萬富豪之列。(網絡圖片)
Cursor因其強大的AI編碼能力而爆紅,被視為軟件工程工作方式的顛覆者。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曾公開盛讚,稱Cursor是他「最喜愛的企業AI服務」,並透露英偉達近4 萬名工程師已在內部大量採用。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以及Klarna 執行長塞巴斯蒂安•西米亞特科夫斯基,也都分享過沉迷Cursor日以繼夜編程的經驗,推升Cursor成為國際科技工程師社群最受追捧的工具。
Anysphere成立於2022年,由四位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相識的創辦人 Michael Truell、Aman Sanger、Sualeh Asif、Arvid Lunnemark 創立,四人皆入選《富比士30位30歲以下精英》。依《富比士》估算,四人各自持股約4.5%,身家至少 13億美元,全數晉升億萬富豪。
Cursor目前擁有數百萬開發者用戶,企業客戶包括 NVIDIA、Adobe、Uber、Shopify、PayPal 等超過五萬個工程團隊,年經常性收入(ARR)突破10億美元,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AI企業之一。
AI編程生產力系統
與多數AI應用工具不同,Cursor並未將自身定位為語言模型競爭者,而是扮演「AI編程生產力操作系統」。工程師可在工具內自由切換 OpenAI、Anthropic、谷歌、xAI 等多款模型,進行自動補全、Debug、整段程式改寫與複雜代碼庫問答。今年10月Cursor推出自研模型 Composer,主打更高速的程式生成能力,力圖減少對第三方模型依賴、降低推理成本、留住更多收入。公司表示,Composer目前產生的程式碼量,已接近超越全球所有其他大型語言模型總和。
然而,AI編程市場競爭正加速趨烈。OpenAI、Anthropic、Cognition等企業紛紛推出或收購編碼工具。消息人士曾透露,OpenAI曾尋求收購Cursor,但遭拒絕;Anthropic的Claude Code推出半年內即貢獻逾5 億美元ARR,顯示戰場升溫。Cursor 則以快速擴邊迎戰,員工數由4月的60人增至300多人,並直接收購人才招募公司 Growth by Design,以強化與OpenAI、Meta等對手的AI人才爭奪戰。
創辦人兼CEO Truell 自幼痴迷編程,高中曾設計AI程式對戰遊戲 Halite;後任職於Octant從事計算化學、並在谷歌訓練新聞推薦模型,因破紀錄完成手寫程式測試而受到Facebook早期投資人Ali Partovi 青睞。他形容Cursor是「程序員的Google文件(Google Docs for coding)」,象徵協同開發將被AI重新定義。
外界關注Cursor是否準備衝刺IPO,但Truell明確表示,短期不考慮上市,資金將主要用於AI模型研發與GPU算力擴容。他強調,公司目標不僅是成為最強AI編碼工具,更是:「讓程式碼從人類視野中消失,最終讓人只需描述需求,而軟體將自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