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摩根士丹利最新統計顯示,人工智能在企業端的商業回報正快速浮現。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中,2025年第三季已有15%明確表示AI應用為其帶來可量化效益,高於去年同期的11%,顯示AI已從概念熱度逐步走向真金白銀的績效貢獻。
報告指出,在被歸類為「人工智能採用者」的企業中,約四分之一已回報營運改善或效率提升,包括降低成本、提升產能或推動營收成長等多項具體指標。摩根士丹利認為,企業端AI效益的擴散,意味人工智能商業化正在進入「可衡量回報」的新階段。
從行業分布來看,科技產業持續領跑:39%的企業強調AI已帶來量化成果,明顯高於去年的26%。通信服務業(26%)與金融業(16%)緊隨其後。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業從去年「零基礎」升至今年的10%,進展最為突出,代表傳統產業也開始看到AI導入的成本回收與效率價值。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生成式AI在研發設計、自動化客服、數據洞察與供應鏈優化等場景落地加速,是促使企業績效改善的主因。摩根士丹利認為,隨著AI實際盈利案例增加,企業投資取向可能從「試驗期」走向「擴張期」,AI支出有望成為未來數季財報關注焦點。

摩根士丹利指出,人工智能在企業端的商業回報正快速浮現。(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