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暴利引爆「虎頭蜂養殖熱」 

央視曝直播售蜂蛹日賣20噸
18/11/2025
2683
收藏
分享
央視曝直播售蜂蛹日賣20噸

中國多地近年頻傳民眾遭虎頭蜂叮咬致重傷甚至死亡,而在地方政府陸續發布禁養規定的背景下,仍有業者大規模養殖這種具極強攻擊性、連眼鏡蛇都敢獵捕的蜂類,並透過網路平台以蜂蛹、蜂酒等名義公開銷售。

央視財經最新調查顯示,一些商家靠售賣虎頭蜂蜂蛹暴利獲利,在雲南、四川、貴州等地養殖規模迅速擴張,甚至形成「全國招生產業鏈」,向付費學員傳授養蜂技術,學費每人6,666元人民幣,號稱「包教包會」。

在多個直播平台上,記者看到虎頭蜂被明碼標價,一隻售價約1至2元,有主播聲稱可用作泡酒或塗抹身體。然而,調查採購樣本顯示,多為無生產批次、無來源證明、無檢驗證書的「三無產品」。四川樂山犍為縣啟緣胡蜂養殖場負責人坦言,所謂「虎頭蜂藥酒療效」多為招徠噱頭,真正的主要盈利來源是蜂蛹供應餐飲市場,不少餐館更將其作為高價特色菜推廣。

偏遠山區秘密養殖

雲南保山一家胡蜂養殖場則透露正研發雜交蜂王,希望提高產量。特別是俗稱「紅娘」的大型虎頭蜂品種,被指體型巨大、繁殖力強、適應性極佳,攻擊性和掠食能力遠高於一般胡蜂,可捕食蜜蜂等大量益蟲,嚴重破壞生態系統。儘管雲貴川等地官方近年多次發文禁止或限制虎頭蜂養殖,但受巨大利益驅動,部分養殖戶仍在偏遠山區秘密養殖。

湖南邵陽城步縣一間農業公司負責人也直言,公司主要養殖的就是攻擊性極強的紅娘虎頭蜂,靠蜂蛹銷售「盆滿缽滿」。雲南龍陵縣一家蜂業公司則宣稱為國內最早提供虎頭蜂養殖培訓者,並強調全國都有學員,學成後可由公司提供蜂王與蜂巢貨源,形成完整供應鏈。

需求端同樣驚人。昆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的虎頭蜂蜂蛹集散區商戶表示,蜂蛹在雲南、貴州、四川銷量最大,「一天能賣20噸」。單價動輒每斤上百元的蜂蛹,推高市場投資熱潮,吸引更多業者加入養殖。

或隱藏巨大生態風險

然而,專家警告,這場「蜂蛹暴利」背後,可能隱藏巨大生態風險。生物研究學者譚江麗教授指出,虎頭蜂掠食蜜蜂等授粉昆蟲,將破壞地方生物多樣性,並加劇蜂農損失;更重要的是,虎頭蜂頻繁襲擊人類,屬公共安全高度風險物種。她強調:「虎頭蜂養殖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破壞。」但目前中國畜牧業與相關管理法規均未明定禁止或限制利用,形成監管真空。

央視呼籲,主管機關應儘快補上制度缺口,對虎頭蜂實施明確禁養或限制性養殖,並建立市場準入、追蹤檢測與惡意放養法律責任機制,以防商業利益凌駕公共安全與生態保護。

在高收益與高風險的拉鋸下,虎頭蜂養殖正快速從偏門行業走向商業化、產業化。但在法規仍未完善、物種危害未受控情況下,如何避免下一場「外來物種災難」或公共安全事故,恐成下一步各地政府必須面對的迫切課題。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