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岑浩輝昨日發表2026年施政報告後,於當日下午5時30分在政府總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施政報告內容回答記者提問。岑浩輝表示,在新一屆特區政府就任後,為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作出巨大努力,採取了一系列「穩經濟」措施,包括推出了兩期消費大獎賞活動、《2025 年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等,也鼓勵舉辦大型演唱會、體育文化表演等,在社會各界共同發力下,使澳門經濟逐步恢復,穩步發展。
行政長官岑浩輝發表2026年施政報告後在政府總部會見傳媒,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局圖片)
行政長官岑浩輝就施政報告內容回答記者提問。(新聞局圖片)
他又表示,明年將繼續積極發展四大產業。推動旅遊休閒產業發展,拓展客源市場,包括進一步推行便利通關措施及旅遊優惠,以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澳。此外,明年將致力拓展東南亞市場,在馬來西亞設立政府駐外辦事機構;在中醫藥大健康方面,將繼續推動中成藥註冊工作。特區政府也修改了《投資基金法》、《民航法》,為澳門未來持續推動經濟多元發展奠定法律基礎。
政府致力提高中小企競爭力
被問及如何進一步提振社區經濟。岑浩輝回應稱,特區政府致力推動社區經濟,主要目標是提高中小企在社區的競爭力與應對經濟變遷的能力,政府將維持現行的豁免牌照費、稅費,以及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等一系列援助措施;協助中小企配合數字化發展趨勢;鼓勵業界因應市場而調整經營和宣傳模式,同時,經濟財政司、旅遊局和交通事務局等部門也會創設條件把旅客引到社區。
他補充,對於大灣區的融合和市民北上消費,既是不可逆轉也是雙向的。本澳中小企面對消費模式的轉變,鄰近地區甚至其他國家也面對同樣的情況。為此,特區政府推出多項財稅政策輔助中小企業,以減輕其經營負擔。
全運會展現三地高效協同合作
談到正在粵港澳三地多個城市精彩上演的全運會賽事,岑浩輝表示,粵港澳三地首次承辦全運會,有着協同合作、活力升級和全民全運的意義。三地秉持「灣區同心 全運同行」理念,彼此之間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均齊心協力,打破隔閡,開創不少新做法,展現高效協同的合作力量。全運會賽事與格蘭披治大賽車、大三巴音樂會等系列文化活動聯動舉辦,全面展現了「活力澳門」的城市形象。全運會更把各行各業的力量調動起來,鼓勵整個社會參與其中,提升全民全運意識。特區政府會總結成功經驗,充分發揮澳門的獨特優勢,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研究並策劃跨境賽事,強化文旅、演藝、體育和會展融合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