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賽道極限淬煉

——F1世界冠軍的搖籃
21/11/2025
9824
收藏
分享
——F1世界冠軍的搖籃
——F1世界冠軍的搖籃
——F1世界冠軍的搖籃

今年夏天,電影《F1》熱潮席捲全球,讓無數影迷透過大銀幕感受到一級方程式(F1)賽車的極速魅力。然而,電影中車手們在銀石賽道上極限飆車的場景固然經典,卻絕非精彩絕倫的賽車世界之全貌。在澳門的心臟地帶,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城市賽道,不像專業賽道那樣寬敞規整,反而以其多彎、狹窄等極具挑戰性的設計,成為考驗車手技術與膽識的終極舞台。正是在這裡,眾多未來F1世界冠軍留下他們青春的胎痕,從這條賽道走向世界巔峰。

澳門東望洋賽道彎曲迂迴,是未來F1世界冠軍的最佳試煉場。(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提供,摘自「澳門記憶」文史網)

2004年,第51屆澳門格蘭披治F3大賽,日後奪得七屆F1世界冠軍的咸美頓駕車參賽。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提供,摘自「澳門記憶」 文史網)

極速起點:見證傳奇誕生

自1954年首屆賽事以來,澳門的東望洋賽道已成為11位未來世界冠軍職業生涯的重要起點。1983年,巴西傳奇車神冼拿(Ayrton Senna)在這裡展現驚人天賦,以精湛技術征服多彎街道,預示著未來三屆世界冠軍的非凡成就。

20年後,英國車手咸美頓(Lewis Hamilton)在澳門經歷重要轉折。儘管當時年僅18歲的他初登場表現生澀,但隔年再度挑戰時已顯現飛躍進步。這段賽道上的歷練,為他未來七度封王的傳奇奠定堅實基礎。

2014年,荷蘭小將韋特本(Max Verstappen)的表現同樣令人難忘——從第24位發車,一路超越多位對手,展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成熟技術。如今他已是單賽季勝場紀錄保持者,當年在澳門的出色表現,早已預示未來輝煌。這些未來冠軍在澳門賽道留下的深刻印記,見證了這條獨特街道如何淬煉出頂尖車手。

舒麥加家族:東望洋賽道上的世代傳承

當之無愧的世界車神米高.舒麥加及其家族與澳門大賽車的淵源,見證了賽車運動的代際傳承。1990年,米高.舒麥加在F3次回合最後一圈與芬蘭飛人夏健侖(Mika Hakkinen)在友誼大馬路展開巔峰對決。在賽車受損的情況下,他仍堅持完賽並奪得冠軍,這場勝利成為他職業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亦令舒麥加成為繼冼拿之後,又一位在澳門奪冠的F1世界冠軍。1994年,舒麥加的胞弟拉夫.舒麥加亦來到澳門,以第四名完成賽事,並在1995年捲土重來、奪得冠軍。

20多年後,米高.舒麥加的兒子米克.舒麥加延續家族傳統,分別在2017年和2018年兩度挑戰東望洋賽道。在2018年的比賽中,他以第5 名完賽,展現出穩健的競技水平,為他日後挺進F1賽場積累了寶貴經驗。2019年,米克的堂弟、拉夫的兒子大衛.舒麥加亦來到澳門參賽,最終以21名完成賽事。

縱觀賽車史,從舒麥加家族的薪火相傳,到冼拿、咸美頓、韋特本等歷代冠軍的相繼造訪,澳門這座城市以其獨特的賽事魅力,與世界冠軍們結下不解之緣。這些在東望洋賽道上寫下的故事,不僅豐富了賽車運動的歷史,更讓澳門成為見證冠軍誕生的傳奇之地。

1990年,舒麥加在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賽場上戲劇性擊敗熱門車手夏健侖,奪得冠軍,成為全城佳話。(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官網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