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雞」火爆全網

特許商品賣斷貨
23/11/2025
813
收藏
分享
特許商品賣斷貨

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於 21 日正式落幕,但賽事謝幕後最具話題性的焦點,卻是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的意外爆紅。原型取自中華白海豚的吉祥物,經由網民二次創作後,意外轉化為嶺南名菜「玫瑰豉油雞」「白切雞」的象徵,更被暱稱為「大灣雞」,成為社交平台刷屏級的文化符號,進一步帶動特許商品的狂熱需求。截至 11 月 15 日,十五運會特許商品銷售額已突破人民幣 6.8 億元,成為本屆賽事最受矚目的經濟亮點。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作為全國玩具與紀念品製造重鎮的廣東,在吉祥物熱潮帶動下,馬上將話題流量轉換為實體銷售成果。十五運會官方統計顯示,本屆賽事共設立992家特許零售店,其中910家為實體通路,且有高達 799 家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同時,線上渠道亦設置82家店鋪,使得吉祥物周邊商品在多平台同步爆賣,出現多款商品供不應求的盛況。

在深圳的肖先生便因吉祥物熱度親身感受這股搶購潮。他表示,北京友人委託他購買一款會吐泡泡的吉祥物玩具,但線上已無貨、線下門市需排長隊,他最終透過多方打聽,由廣州朋友手中取得僅存的一件。這款吹泡泡玩具被視為本屆「頂流周邊」,多家特許店在賽事開始後短短數日便宣告售罄;另一批搪瓷杯、盲盒、吹泡泡解壓玩具等周邊同樣成為熱門,頻繁出現在社交平台的「求購攻略」貼文之中。

獲得本屆全運會特許生產與零售資格的元隆雅圖亦證實供應緊張狀況。公司特許商品業務負責人迂方明表示,公司已在粵港澳核心城市開設 51 家線下店,但多款周邊仍呈現「一貨難求」的狀態,尤其是盲盒、吹泡泡玩具與搪瓷缸更是「三大頂流」,開賽後很快便斷貨。

在珠海橫琴國際網球中心,十五運會與殘特奧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的陳列明顯少於賽前大灣區核心商圈的豐富品項,一些貨架甚至呈空置狀態。店內員工透露,吹泡泡玩具並非賣光,而是從未到貨;此外,多款熱門周邊屬於限量生產,部分商品即便曾有庫存,也在賽程前兩日就全數售罄,目前店內陳列的許多商品單純作為展示品。

吉祥物會引發如此大規模的二創熱潮,與它們在網路上形成的第二身分密不可分。「喜洋洋」「樂融融」以白海豚為原型,頭頂木棉紅、紫荊紫、蓮花綠三色水柱象徵粵港澳一體化。然而,民間創意迅速將其轉化為嶺南名菜意象,使其成為「大灣雞」文化符號。吉祥物的圓潤外形與鮮明色彩,在網路與本土社群文化發酵下,快速轉化為表情包主角,也成為短影音中旅客喜愛拍攝的焦點。

在賽事期間,由佛山黃飛鴻文武學校與河南少林鵝坡武術學校的少年學生扮演的吉祥物充氣玩偶,也因即興表演走紅。他們在未受固定動作限制下,以踩水、搖擺、打滾等逗趣方式賦予吉祥物鮮活生命力,為角色注入情感,也促使更多網民參與二創。

產業時評人張書樂分析指出,任何IP想要出圈,都不能僅依賴官方推廣,而必須讓大眾能自由表達、自由玩梗。先前的「村超」「蘇超」皆因民間創意而爆紅;全運會吉祥物同樣如此,是社群參與感與二次創作的成功結合。他指出,體育賽事 IP 經常面臨「賽後熱度消退」的痛點,但若能在流量高峰進入潮流文化中,就能延伸更多使用場景,讓 IP 在賽事後持續發酵。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