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昨日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引介和說明明年經濟財政範疇施政方針並回應議員提問。他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特區政府秉持量入為出、審慎理財的原則,在確保公共財政長期穩定的基礎上,明年將繼續實施一系列惠民惠企措施,包括現金分享計劃,以及營業稅、多種印花稅、旅遊稅、職業稅、所得補充稅等稅務減免,新增合資格企業財資中心的稅務優惠,延續住宅單位電費補貼和水費補貼,切實減輕居民生活負擔、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引介和說明2026年經濟財政領域施政方針政策,以及回應議員問題。 (林嘉欣攝)
戴建業表示,明年當局將在多方面強化政策支持,助力中小企創新轉型,提升競爭力。(新聞局資料圖片)
戴建業稱,因應房地產市場的情況,調整購買不動產的稅務鼓勵措施,合資格居民購買居住單位首600萬澳門元,將豁免不動產移轉印花稅,並將配套調整樓宇按揭成數上限,進一步減輕置業人士的稅務負擔。此外,金融管理局代主席黃善文表示,金管局建議將樓宇按揭成數由70%提升到80%,並建議配合財政預算案內提到的首600萬元免稅的措施同期生效。
促消費活動恆常舉行需研判
有議員關注促消費活動成效及活動會否恆常化舉行。戴建業回應表示,今年舉辦的兩輪促消費活動帶來成效,推出時間點選在三月、九月的傳統淡季,可與消費旺季錯開,帶動了四倍以上的消費拉動。在財務支援上,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收到1,537宗申請,已批准1,438 宗,涉及銀行貸款金額33.4億澳門元。至於會否恆常化舉行,政府將會謹慎研判現時的營商氛圍,今年底情況若有改善,明年仍會觀察。
另外,當局計劃在12月20至22日推出慶祝回歸餐飲堂食優惠,邱潤華表示,目前已收到600 間社區商戶參與,休閒企業內餐廳不享有折扣優惠,期望加強引導消費流向民生區商戶,更精準地運用公共資源,局方將聽取社會意見,更好籌劃日後相關活動。
扶持中小企方面,戴建業指中小企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將在宣傳推廣、拓客引流、能力建設、品牌打造、財務支援等多方面強化政策支持,助力中小企創新轉型,提升競爭力;鼓勵中小企通過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方式開拓市場。此外,持續優化社區營商環境,於社區內支持舉辦不同類型的特色活動,加強盛事活動與社區聯動,提供優惠鼓勵參與者前往社區遊覽消費。落實「政府監督統籌、休企投入資源、民間策劃舉辦」的新模式,通過政社聯動、跨部門合作推進六大片區建設,並且透過「首店經濟」計劃,吸引外地品牌在社區開設首店,多措並舉增強社區經濟活力。
中小企數字化支援增至兩千額
另一方面,亦有議員關注中小企業數字化支援服務,經科局局長邱潤華表示,中小企業數字化支援服務第一期今年共收到1,691個申請,反應熱烈,故在原設的1,500個名額上增加500個名額,因此今年共有2,000個名額。未來會與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共同檢討申請資助的辦法及內容。
此外,有議員關注支援中小企防浸措施。邱潤華表示,現時低窪地區商戶大部分已安裝防浸升降台,明年將針對未安裝的中小企,並加大資助力度和宣傳中小企業巨災保險資助計劃,透過保險市場機制,讓中小企轉移風險。
研三援助補貼計劃延至深合區
為進一步支持澳門企業在深合區開拓業務,經科局現正研究將「中小企業援助計劃」、「青年創業援助計劃」及「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貼計劃」的地域適用範圍延伸至深合區,期望通過各項輔助措施,支持本地中小企到深合區拓展業務、鼓勵澳門青年積極參與深合區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澳琴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