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年古剎的丹青穿越歲月,一場貫通古今的文明對話在澳門熠熠生輝。11月24日,「壁上千秋——毗盧寺壁畫藝術展」於澳門銀座廣場3 樓開幕,吸引眾多市民及藝術愛好者到場,現場人潮湧動,反響熱烈。是次展覽由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石家莊毗盧寺博物院承辦,展期為11月24日至26日,每日上午11時至晚上7時開放,以數字技術呈現毗盧寺壁畫的瑰寶,為澳門市民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毗盧寺坐落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西北的上京村,始建於唐天寶年間(742年—756年),歷經1200多年歲月洗禮,寺內保存的明代壁畫堪稱中國古代繪畫的巔峰之作。現存壁畫面積約200平方米,其中毗盧殿的四壁水陸畫尤為精湛,繪製了500餘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分屬122組畫面,內容涵蓋儒、釋、道三教人物及佛傳故事,氣勢恢宏,滿壁風動,被譽為「牆壁上的百科全書」。這些壁畫承襲唐代吳道子的畫風,以「吳帶當風」的飄逸線描為骨,融匯元明工筆的細膩技法,並採用硃砂、石綠等礦物顏料,歷經數百年仍色彩鮮豔,展現出古代畫師的卓越技藝與審美理想。
以數字技術重現壁畫藝術精髓
是次展覽不僅以數字技術重現壁畫的藝術精髓,更突顯了燕趙文化與澳門的深度交融。石家莊市毗盧寺博物院院長高露歌在開幕儀式上表示:「此次展覽不僅呈現了毗盧寺壁畫的藝術成就,更讓澳門市民親身體驗傳統壁畫的獨特魅力。我們誠摯邀請熱愛藝術的澳門市民到訪石家莊毗盧寺,深度探索壁畫藝術的奧秘。」她的發言贏得在場觀眾的共鳴,許多市民紛紛表示,展覽為澳門注入濃厚文化氣息,並期待未來更多類似交流。
展覽舉辦期間,澳門各界觀眾紛至沓來,包括學生、藝術家及文化界人士,他們在壁畫前駐足欣賞,感受古今對話的震撼。有市民受訪時稱:「這些壁畫不僅是藝術瑰寶,更連繫了澳門與內地的文化血脈,讓人倍感親切。」此舉不僅豐富了澳門的文化生活,亦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文化合作。
據主辦方透露,在澳門展覽結束後,是次展覽將移師香港,繼續在粵港澳大灣區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璀璨光芒,以藝術連古通今,續寫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篇章。是次活動彰顯了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匯點的獨特角色,並為推動區域文化一體化注入新動力。

「壁上千秋——毗盧寺壁畫藝術展」 於澳門銀座廣3場樓開幕,吸引眾多市民及藝術愛好者到場。

展覽舉辦期間,澳門各界觀眾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