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聚 教訓

莫忘 去年今日
23/08/2018
30617
收藏
分享

2017年8月22日上午,本澳氣溫飆高到39℃,氣象局懸掛一號風球,除了天氣炎熱,未見異常,而集結在澳門東南方680公里處的「天鴿」,似乎與過往的颱風沒甚麼不同,誰都沒有想到,24小時後的澳門,會是完全不同的一幅景象。

姍姍來遲的八號風球、天文大潮加上強颱風,澳門市民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承受海水的極速倒灌與狂風的無情吹襲,造成十條人命損失、244人受傷、125億元經濟損失,數以千計的車輛報廢、大量房屋損壞。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天鴿」究竟教會了我們甚麼?

澳門看似是個無災無難的小城,但各種潛在因素都為災害埋下了危險因子:舊城區房屋老舊、內港逢水必淹,擁擠的街道要容納旅遊人口與長住居民,「都市更新」進度緩慢、整體城市規劃遙遙無期……在特區政府去年9月27日公布的《國家減災委協助澳門「天鴿」颱風災害評估專家組工作報告》中指出,澳門在防災減災方面的不足,反映在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不夠強、預防和應急準備不充分、生命線工程與重要基礎設施設防標準不夠高等,完全曝露了澳門城市建設脆弱的一面。

居安思危 不再掉以輕心

氣象預報是防颱的第一線,但23日颱風當天,氣象局在上午7時宣布兩小時後懸掛八號風球,做法與以往颱風無異,許多市民仍然照常出門上班上學,而鄰埠香港已經懸掛九號風球,無論是氣象部門、政府官員或一般市民,都對災害的來臨毫無知覺。

「少少失誤」

「天鴿」颱風直襲澳門,氣象局於當日上午9時懸掛八號風球,而距離颱風更遠的香港卻在清晨5時20分就懸掛八號風球。面對外界的質疑,時任氣象局局長馮瑞權在2017年8月23日晚的記者會上表示,只是「少少失誤」。

「天鴿」引發的怒火燒向氣象局,廉政公署在公布的調查報告中,痛批前局長馮瑞權領導下的氣象局「唯我獨尊、專業傲慢、掛風球全憑個人判斷和決策、家中遙控指揮、風球標準各自表述理解」,甚至「容許副局長在辦公室『養鬼仔』」,氣象局領導層的瀆職與不作為,成為風災過後第一波檢討目標,最終前局長馮瑞權「退休後」被撤職,中止發放退休金四年的處分仍在上訴程序中,前副局長梁嘉靜則被停職130日。

「齊心協力」

風災過後,本澳街道一片頹然,消防、警員取消休假,全力投入救災,社會各界亦有許多企業團體與民眾,自發組織清理街道、發放物資,解放軍亦於25日首次進城,不分你我,共同協助澳門恢復生機。

十年計劃 長期防洪防澇

今年4月,特區政府改善現時的風暴分級機制,由以往的四級增加至六級,並將風力評估的標準明確為「十分鐘平均風速」,並在行政命令中明確現時的風暴通報機制,規定氣象局必須採取特別監察措施及定期會商,適時更新預測資訊。

除了預報不即時,海水倒灌則是澳門長期的頑疾,「天鴿」風災中半數死難者是因水浸而死,要改善內港水浸問題,就需要短中長期的規劃。

今年4月12日,行政長官崔世安與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暨跟進改善委員會召開記者會,公布防災減災十項重點工作,並計劃編制《澳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2028)》,為防災減災建設制定長期方案。

十項重點工作中,建設澳門內港擋潮閘及綜合治水配套工程被列為重點項目。在早前公布的方案中,政府計劃在媽閣航海學校至林茂堂約2.13公里的範圍,建設1.5米高的防洪牆,預計能夠應對4.8米高的浪潮,並在內港設置13處固定式泵井與雨水涵箱渠,加強排澇能力;又計劃在灣仔水道近媽閣河口處,建設可動式擋潮閘,閘寬約650米,分為三個通行閘與非通行閘,當預報風暴潮會出現高水位時,擋潮閘將逐一關閉,形成一道抵擋5.8米潮高的人工屏障。防洪牆計劃在2019年完工,泵井與雨水涵箱渠預計2021 年完成,至於擋潮閘則仍在研究當中。

內港沿線將設置全長2.13公里的防洪牆,設立高1.5米的全活動與半活動防水閘板。 (資料圖片)

特區政府計劃在內港水道設立擋潮閘,與珠海合作,建立防潮屏障,但有關工程仍在研究當中。 (CFP 圖片)

蕭志泳工程師

《民防綱要法》 建立強勢統籌

除此之外,當災難發生,需要有強勢有力的統籌應急機制,保安司為此提出《民防綱要法》修定文本,並於今年7月完成公眾諮詢,當中強調要加強現時民防事務的管理體制與運作機制,建議成立「民防局」,獨立且恆常持續運作,專門應對自然災害與安全事故。有關法案仍待立法會審議。

一年的時間過去,特區政府的多項舉措,反映出執政團隊對災害應變的全面檢討,然而計劃貴在執行,所有的市民都衷心希望,這些防災減災措施與建設能夠真正落實有效,令所有居民安心放心,也有信心應對未來可能的災害。

林宇滔:解決問題不能靠懶辦法 區錦新:防洪工程須「特事特辦」

特區政府於今年3月公布《澳門「天鴿」颱風災害評估總結及優化澳門應急管理體制建議》終期總結報告,全文14萬餘字。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報告「完備、周全,有宏觀分析」,但認為應區分出輕重緩急,雖然目前特區政府有了方向,但上月內港在未有颱風侵襲的情況下,仍然發生今年以來最嚴重水浸。他認為,解決水浸問題是刻不容緩,但不能用「懶辦法」,須講究科學理據。

林宇滔指出,海事及水務局於2012年已開始研究「見縫施堵」的防洪牆措施,但一遇到海水倒灌,堤岸設施、閘門與擋水牆仍然進水,「見縫施堵」變成「見縫必入」,即使將堤圍高度加高,下面仍然漏水,又有何用?他亦批評八號風球關閉停車場的措施,認為反映政府只在用「懶辦法」,「只要停車場作好防浸措施,毋須斬腳趾避沙蟲」。

施家倫:內港泵井第四季動工立法會議員施家倫在風災期間曾組織義工隊參與救災,談到「天鴿」的教訓,他認為應該是要令人類社會認清自然災害的威力,提醒澳門人不論是政府或民眾,都要居安思危。

談到一系列的工程方案,施家倫稱內港泵井與雨水涵箱工程已經展開開標程序,政府爭取在今年第四季動工,而前期須對有關路段進行管線遷移,因此較耗費時間。議員區錦新則表示,一系列的工作顯示政府對防災減災相當重視,但有關防洪的工程,就需要「特事特辦」,否則按照一般公共工程的程序,「五年都未必完工」。

大型擋潮閘尚未判給 工程師盼盡快開工

特區政府提出短、中、長期方案,計劃在內港建立防洪牆、集水箱、抽水泵,並在內港水道建設大型擋潮閘,解決內港水患問題。然而一年過去,有關工程進度並不明顯。

工程師蕭志泳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中、長期工程要通過設計、招標等階段,目前內港擋潮閘尚未有判給,他希望政府應該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內港擋潮閘工程涉及與珠海當局的合作,蕭志泳認為,「要裝地基、堆砌石屎、安裝機械部件等等」,至少要花兩年時間,而該工程並非很高難度,「港珠澳大橋都能做到,防水措施應該就更簡單」。對於內港2.13公里長的防洪牆建設,蕭志泳擔心若未能抵禦洪水,就可能變成「進來的水排不走」,所以政府亦規劃了13個集水涵箱,但工程需要研究、鑽探,才能有完整方案。他建議,政府在工程上應該加快進度,「民間上能做的太少了,除了資金,經濟上亦沒有能力,唯一是政府加快程序,盡快開工」。

「天鴿」近岸強度再升級 林超英:澳門太不幸

香港氣象專家、香港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下圖)早前接受本報記者訪問,為我們講述「天鴿」如此強大的原因。他指出,大多數颱風會在近岸後逐漸減弱,但「天鴿」卻相反,由於接近澳門時海水較溫暖,不斷有水蒸氣上升,導致颱風威力增強,而當時澳門對出氣流環境有「旋渦性」,兩股氣流更增加了颱風的轉動,導致「天鴿」靠近時結構完整強大。

林超英指出,澳門「最不幸」的地方,並非整個颱風掠過澳門,而是颱風最強風的位置掠過澳門,風勢最強,持續時間也長。他稱,風勢最強的11時至12時間,澳門正位於風眼附近的「風眼壁」位置,這是整個颱風最強的位置,「依個真係唔好彩,以香港為例,香港剛好避過最強風位」。

2017年8月23日中午12時10分的衛星雲圖,澳門就在「天鴿」颱風的中心位置。(資料圖片)

香港避過最強風位

澳門潮水上升的時間在當日中午12時,此時也是颱風風勢最強勁的時候,「澳門內港一帶如同一個浴缸,水從一個方向來,只能從其他三個方向走」,在外力影響下,浴缸的水會向兩邊搖擺不定,而內港一帶如是,風向正吹內港一帶,內港對出的海水因風內向內港擺動過去,水面一下升高,十分鐘內可高達五至六米,而在這種影響下,水來得快,同時也退得快。「時也,命也」,林超英說。

放眼未來,林超英認為,在全球氣溫變暖的情況下,海洋溫度升高,颱風只會愈來愈強,「百年一遇」一詞,可能會變成「30年一遇」,或「十年一遇」,但「打唔打中」就要看運氣,澳門對出有台灣及菲律賓阻擋,颱風要直吹澳門,需從兩者中間穿過,才能完整打中。一旦「打中」,要如何在強颱風下生存,就是澳門人要考慮的問題。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