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首期又怕跌價

房託基金買樓之外選擇
24/08/2018
41025
收藏
分享
房託基金買樓之外選擇
房託基金買樓之外選擇
房託基金買樓之外選擇
房託基金買樓之外選擇
房託基金買樓之外選擇

澳門樓巿加辣不斷,但樓價「我行我素」繼續上升,樓巿看似未升完,下一輪巿場焦點已經放在大單位巿場及工商鋪,但加息周期亦已開始,最優惠利率(P)今年內可能開始上調,樓巿風險不斷上升又是事實,首期怎樣準備亦看似不夠,對一眾渴求「上車」的買家來說,實是另一種煎熬。事實上,若看好後巿,卻不夠資金入巿,以及怕樓巿風險,其中一個對沖(非完全對沖)的方法就是購買房地產信託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Fund,REIT)作為相關替代品。澳門雖然沒有房託基金上巿,在香港上巿的卻有不少,當中包括中港兩地物業巿場,樓價普遍走勢與澳門一致,後者各類資產的成交在租售兩方面更是規模幾倍於澳門,買入相關房託同樣能捕捉樓巿的潛力。 (文:洪偉順)

投資房託如同投資一個物業組合,雖然所買的只佔其一小部分,但卻能捕捉當中的升值潛力,以及租金收入回報。投資者可在香港股票市場上買入房託,如同操作投資股票一樣。而房託跟股票不同之處,房託受《房地產基金守則》規限,規限房託要將除稅後淨收入的90%以上分派予單位持有人,保障了持有人的利息收入,同時限制了管理層主導的因素,將焦點集中於該物業組合的質素上。

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現時持有約31.6%置富產業信託股權。 (互聯網圖片

房託的物業組合範圍廣泛

物業組合的範圍則十分廣泛,包涵商場、寫字樓、停車場、工廈及酒店等各類型的物業,視乎該房託所投資的範疇,而就算是同一類別,也有質素之分。除了本身物業的質素外,亦要分析其潛力,例如香港的屋邨商場一向是較低檔次的價值,估值只屬一般,但在「翻新」及居民消費力提升的前提下,潛力則不容忽視,而這就是投資者要分析的。所以,投資房託與投資樓巿一樣,同樣需要對當中的物業作出分析,甚至是實地考察。

而房託持有人持有房託後,就如同按比例持有了該物業組合,當這些物業收租後,大部分就會作股息般分派給持有人,如同買樓收租一樣,而當其中的物業升值時,該房託的價格亦會上升。

目前越秀房產信託基金持有的廣州國際金融中心(IFC)的出租率約98%, 當中有70%租戶為金融行業。圖為公司近期業績記者會。 (互聯網圖片)

房託套現比持有物業快

雖然置業及投資房託兩者有相類近之處,相異之處亦有不少,其中一項就是自主性,自己的物業無論在決定權,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會由自己處理;反之,投資房託不代表有話事權,只能依靠該房託管理層的決策與管理。另外,由於近年政府的各種打擊樓市措施,令買賣物業的成本上升,同時限制多多,故此在買賣成本,以及流動性方面(如套現),房託則遠勝於自行買樓。而房託另一個優勢,一些以個人身份根本投資不了一些物業類別,例如商場,一般人根本難以涉獵,若透過買入持有商場的房託,就能間接投資商場,捕捉當中的租金及價值成長。不過房託對比自置物業,用途方面則遠不及,自置物業可用作投資外,亦能用作自住,又或自行分割用途等,這方面則較有彈性及有自主性。

內地房地產信託基金亦有在香港上巿,看好內地樓巿前景的投資者亦可留意。 (互聯網圖片)

風險不同:房託易受外圍因素影響

在風險方面,買樓及投資房託亦有不同,自行買樓由於每次的金額大,往往只能集中在一層物業中,這就會面對集中風險。反之房託由於資產龐大,所買入的是多個物業,因此在風險方面會較低。同時,由於自行買樓一般涉及借貸,所以有機會出現負資產的情況,而房託輸到盡亦只是零,可見兩者風險不一。但須注意房託在股票市場上市,價格會容易受到外圍因素影響而較為波動,例如某房託只持有一個商場,而這商場租金收入穩定,各方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由於在股票市場上市,會受各種外圍因素影響,例如股市的氣氛、資金流向及貿易戰等,都會對基金價格造成影響。

信託基金透過翻新,以及商業推廣活動吸引人流,使到旗下資產價值及租金回報得提升。(互聯網圖片)

自置物業的另一不同之處就是借貸,利用借貸去買樓是大部人都會做的事,以小本創造資產,令回報放大。雖然投資房託時亦可以以借貸形式去購買,但始終難以做到自行買樓的效果,這無論在借貸的百分比上,還是息率方面,自行買樓這方面都是較優的。此外,借貸買房託面對的斬倉風險亦較高,當市況波動時,房託將受多種因素而影響基金價格,而基金價格表現將構成斬倉的可能,因此若屬股價較波動的房託,這方面的風險較高,因此這方法只合較高階的投資者。

相比之下,買入物業的斬倉風險則不一樣,供款人只要每月依時供樓,就算樓價因外圍因素而大跌,銀行亦不會追差價,斬倉的風險較低。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