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貿易戰將達協議

中美矛盾就此化解?
04/03/2019
17464
收藏
分享
中美矛盾就此化解?
中美矛盾就此化解?
中美矛盾就此化解?
中美矛盾就此化解?
中美矛盾就此化解?
中美矛盾就此化解?
中美矛盾就此化解?
中美矛盾就此化解?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人,就是中美關係最大的變數之一。(法新社圖片)

白宮指中美第七輪談判取得巨大進展,雙方即將達成協議。(法新社圖片)

中美間巨大的體制差異,是雙方深層的結構性矛盾之一。(法新社圖片)

西元前五世紀,雅典崛起,引起當時陸地霸主斯巴達的警惕,兩國最終爆發長達30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間接導致了兩個國家的滅亡。曾參與戰爭的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為,新強權與舊霸主之間,不可避免會有一場流血衝突。哈佛大學國際問題學者艾利森指出,當前的中美關係可能處在這樣的「修昔底德陷阱」之中。

隨著中美貿易談判的推進,兩國在貿易逆差、匯率等分歧上已達成共識,據傳中方可能同意美方關於減少國企補貼方面的要求,做出最大程度的讓步。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早前接受美國CNBC電視台訪問時表示,中美第七輪談判進展非常好,其中中方同意顯著地減少對國企的補貼,並將外匯市場的干預透明化,明確拒絕操控人民幣匯率,同時承諾不再強調「中國製造2025」。庫德洛形容,談判的進展是「起死回生」、「不可思議」。

「中國製造2025」與國企補貼,一直被視為中美之間最深層的結構性矛盾,前者是新強權與舊霸主之間的霸權之爭,後者則是關於中國經濟是否真正市場化的質疑。美方始終認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仍然以操縱匯率、補貼企業等不公平的競爭方式獲取利益,導致特朗普所說的巨額貿易逆差。

美國智庫派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專家拉迪所做的一項統計指出,自2014年起,中國流向國有企業的銀行貸款,遠高於民營企業,其中在2016年,國企獲得超過八成的銀行貸款,民企只有一成多,然而從2011年到2015年,這些國企的獲益率不到2%,獲得的投資卻擴張20%。中國金融機構寧願貸款給獲利不佳的國企,也不願意貸款給民企,也間接導致國企民企的此長彼消。《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民營企業因為融資難、收入疲軟的雙重打擊,2018年約有1,000家民企抵押50%以上的股權去借款,其中約有62億美元民企股權被國企收購,顯示了中國企業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然而,國有制經濟是中國的「國本」,對於穩定中國政經體制起到關鍵作用,外界均認為國企改革是中方談判的底線。雖然美方對中方退讓感到樂觀,但目前仍未見內地官方或官媒有相關表述,究竟是否如庫德洛所說將會減少國企補貼?如何減少?具體該如何做?如何檢驗?目前仍未可知。

特朗普本人就是最大變數

貿易戰是中美競爭的一部分,卻不是中美角力的全部,儘管中美間的矛盾日益凸顯,但今日卻比往昔有更多管道管控分歧,雙方也有許多誘因與壓力控制貿易戰的惡劣影響,促成達成協議的可能。

例如中美兩國各自面臨的經濟增長壓力,關稅措施的打擊將在「搶出口效應」消退後一一顯現,而中國自身更面臨結構性轉型的難題,侵蝕中方的談判籌碼。

對美國而言也是如此,今年同樣面對較差的增長預期,而同時特朗普也將面對政權保衛戰,自身更揹負17項調查,沒人能預測他的想法,同樣也沒有人知道他還能當多久美國總統。

即使美方在貿易層面以關稅迫使中國做出大幅度讓步,也不能終結中美之間的競爭關係,更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歷史上,英美之間的霸權轉移,英國在第二次英美戰爭中打敗美國,最終仍然被美國所取代,大國之間的角力,仍然要看綜合國力的發展與各自的機遇。新強權對舊霸主的挑戰,不會就此結束。

中國製造變成香港製造?貿易戰如何影響香港?

中美貿易戰爆發後,香港的處境備受關注,一方面香港獨立關稅區的地位在中美貿易中發揮關鍵作用,另一方面香港也是美國在全球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既是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也是國際貿易的自由港,每年美國都有科技技術出口到香港。有分析認為,中國可能將「中國製造2025」戰略轉移到香港,賦予香港創新研發的特殊使命。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社會科學部講座教授崔大偉(David Zweig)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香港的中小企業在貿易戰中承受直接的衝擊,若關稅上調到25%,影響會更嚴重,而美國確實有些技術通過香港轉移到中國大陸,例如香港科大就在廣州設有分校,然而香港並沒有那麼多製造業,作用很有限,頂多是科研方面的參與,要把「中國製造2025」這樣的戰略轉移到香港可能性很低。

赫雷羅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歐洲布魯蓋爾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赫雷羅(Alicia GarciaHerrero)則指出另一層面的問題。她稱,香港經濟繁榮的基石在於全世界對其特殊地位的認可,而中美貿易的緊張關係,將導致美國對中國大陸進口敏感產品的審查更嚴格,增加中國大陸對香港的依賴,但另一方面,美國也可能對香港加強審查,例如美國對香港出口許可的批准率已經在降低,而澳洲更是已將香港公司當作中國大陸公司來對待。赫雷羅認為,若中美貿易摩擦不可調和,香港與西方社會的特殊關係註定會被削弱。

中美會爆發新冷戰嗎?修昔底德陷阱會成真?

中美貿易戰爆發已近一年,有人說會爆發新冷戰,有人說會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然而無論是冷戰或熱戰,中美建交已經40年,彼此間有很多機制與聯繫預防衝突。

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教授林丹(Daniel Lynch)指出,當前的中美關係與上世紀美國與蘇聯的關係不同,中美間無論在大眾交流還是社會經濟層面都更加緊密,中國有太多人在美國投資、生活,許多中國精英的孩子在美國讀書,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對普通大眾或精英階層都有利;同樣的許多美國人購買中國產品、在中國投資,假如中國經濟大幅下滑,對美國人的利益也將受影響,儘管理論上新冷戰有可能發生,但有許多因素會阻止這樣的情況。

林丹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社會科學部講座教授崔大偉(David Zweig)認為中美間關係較冷戰時期更複雜、更嚴重。他說,想象一下當中美軍隊不再對話,中國學生不再去美國留學,貨物產品的價值鍊斷裂,「這種關係的撕裂會很痛苦」。

崔大偉

雖然很痛苦,但這不意味著「撕裂」不會發生。崔大偉認為,中國目前還沒有強大到威脅美國的地位。「中美會一直競爭下去,但並不意味著一定會發生戰爭」,中國國內有很多問題,人口、環境、食品安全等大眾抱怨的問題,中國不能只顧加大軍費投入而不顧民生。崔大偉說,中國不會一直保持過去那種增速來崛起,因此中美間可能不存在「修昔底德陷阱」。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