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發泡膠餐盒走出第一步
14/08/2020
19776
收藏
分享
禁發泡膠餐盒走出第一步
禁發泡膠餐盒走出第一步

「環保」是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的議題,國際上的輿論風向,也逐漸從「拯救地球」轉向為「拯救人類」。人們意識到,大氣污染、塑膠成山、氣候暖化等對於地球只是小菜一碟,但卻真真切切地影響著我們自身的健康。以塑膠製品為例,當我們享受著其帶來的便利時,往往不願意面對後續帶來的問題——焚燒產生有害氣體,堆填難以降解,傾倒海洋則毒害生物。

澳門政府在環保問題上一直被指不思進取,然而近年來有所轉變,在推行膠袋收費後再出「辣招」,環保局局長譚偉文早前表示,計劃在明年禁止輸入一次性發泡膠餐盒,從源頭上減少廢膠。措施值得鼓勵,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發泡膠容易破損、賣相不佳等原因,近年餐飲業界逐漸棄用,改用透明硬質塑膠餐盒。當局今次未有說明日後禁輸入種類會否擴大,但有意見指禁用塑膠餐盒影響太大,當局或會謹慎考量。

若果短時間內難以禁用,再加上本澳各類外賣配送服務愈來愈方便,塑膠餐盒繼續大行其道,那麼未來澳門減廢形勢將仍然「膠」著。在環保實踐中有著名的3R理論,分別是回收、重用、減量。在回收方面,受限於空間及產業發展,澳門的塑膠回收率極低,2018年產生的塑膠垃圾達11萬7,570噸,當中卻不到1%被回收。在重用方面,種種塑膠製品包括膠樽、餐盒、餐具等,經過清洗看似可以重用,但很多種類的塑膠反復使用後會釋放出有害化學物質,無形中損害健康。

如此說來,還是減少用量最實際。雖然難以像發泡膠般全面禁止,但能否設定輸入限額,改變公眾對使用塑膠產品不以為然的固有印象?現時市面上有不少由新物料製作的環保餐具,當局可鼓勵業界使用,並考慮以補貼或減稅形式彌補一部分成本,對於全線棄用塑膠製品的店舖是否可以給予相關認證,讓消費者選擇支持?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渲染塑膠危害是杞人憂天,到「殺到埋身再打算」。澳門作為發達社會,很多問題都讓步商業利益,但塑膠只是一個縮影,我們應響應習近平主席提倡,打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氛圍。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