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政策(2021-2030)今起諮詢

青年年齡延至35歲 增設親職教育
12/11/2020
27677
收藏
分享
青年年齡延至35歲 增設親職教育
青年年齡延至35歲 增設親職教育
青年年齡延至35歲 增設親職教育

教青局昨(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副局長襲志明(中)介紹青年政策諮詢文本內容。 (吳泳欣攝)

青年政策(2021- 2030)今起諮詢,青年年齡將延至35歲。(教青局提供圖片)

特區政府於2013年頒布及實施《澳門青年政策(2012 -2020)》,以「推動社會參與」、「 促進身心成長」、「 營造關愛氛圍」、「 增進社會流動」四大方向,為澳門的青年工作訂定主軸,凝聚社會力量,推動青年全人發展。政策至本年完成,為持續完善澳門青年工作體制,教育暨青年局擬定《澳門青年政策(2021 - 2030)》諮詢文本,並將於今(12)日至12月11日向公眾諮詢意見。新一個青年政策為期十年,對象年齡將由現時13至29歲延伸至13至35歲。教青局副局長龔志明昨日表示,原因包括考慮到現時人的平均壽命及受教育年期延長、就業年齡延後,與灣區各城市青年政策互相銜接等,相信政策日後可服務更多青年群體。

教青局昨(11)日假仲尼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諮詢文本。副局長龔志明稱,新的青年政策將朝五大方向、十大措施,以及一系列行動計劃推進,除了繼續關注青年品德素養,身心健康,以及綜合能力培養外,還將進一步注重培養青年時代意識及責任擔當。

政策五大方向包括「傳承愛國愛澳,增強家國情懷」、「鍾鍊品德修養,提升身心素質」、「增強綜合能力,促進全面發展」、「共建和睦氛圍,營造包容社會」以及「提升社會參與,融入國家發展」。

加強品德教育 倡導健康生活

十大措施則包括「加強愛國教育,增強家國情懷」、「加強品德教育,倡導健康生活」、「提升綜合素養,增強核心能力」、「加強人才培養,促進多元發展」、「加強對外交流,拓展 發展空間」、「加強雙向交流,營造正向氛圍」、「促進社會共融,確保機會平等」、「支持青年結社,發揮社團力量」、「培養參與意識,關心社會發展」以及「保障資源投放,整合各類資源」。

推出大灣區交流及雙創計劃

龔志明表示,局方於過去一段時間走訪了100多社團,吸納不少意見,當局以此為基礎,在新一個青年政策整合推出近400項行動計劃,並將隨著諮詢情況再作調整。當局的原則是除了保留部分重要的舊有計劃,在新計劃方面,教青局將加強與跨部門合作,例如與經濟局合作,為青年走進大灣區推出交流團及創業創新計劃,讓青年了解灣區各城市制度或就學前準備。

明年設親職教育中心

就新一輪政策將覆蓋年齡上調,龔志明提到,特別是29歲至35歲的青年,可能已為人父母,當局擬為上述年齡層青年加強親職教育支援政策。他透露隨著明年2月教青局與高等教育局合併後,將同步設立親職教育中心,為年輕父母提供例如夫妻相處或與小孩相處的理念方法。

愛國基地下月啟用

在加強愛國教育方面,龔志明表示,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基地現正處於最後工程階段,相信可望於下月啟用,配合新一輪青年政策的推行。

2025 年中期檢討政策成效

龔志明表示,新一輪青年政策除了通過恆常的諮詢及監察機制檢視推行狀況,會以2021至2025年作為第一個推行周期,局方將委託專門學術或研究機構於 2025年開展中期研究檢視,以審視青年政策的推行狀況,並根據結果調整下一階段的政策部署。

新的青年政策將朝五大方向、十大措施,以及一系列行動計劃推進。(吳泳欣攝)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