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全球電競興起 澳門發展存局限性

配合灣區覓契機 打造國際賽事之都
12/11/2020
95060
收藏
分享

何猷君表示電競發展上可發揮「橋樑」作用,促進海外單位進入內地龐大的電競市場。(李浩遠攝)

張亮認為澳門電競想要在大灣區上立足,需要定立一個明確的角色,補足大灣區市場短處。(劉志衡攝)

全球電競業興起,澳門雖然起步較遲,但仍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蕭偉強攝)

資料顯示今年全求電競市場收入亦首次突破10億美元,達到11億美元。(劉志衡攝)

電子競技(簡稱:電競)近年在全球各地興起,發展一日千里。 當中可涉及遊戲出版商、賽事主辦機構、贊助商、廣播單位、專業輔助人員、選手及電競迷等不同崗位,形成產業鏈,成為具經濟增長潛力的新興行業。根據Newzoo的2020全球電競市場報告顯示,今年全求電競市場收入亦首次突破10億美元,達到11億美元,較去年增加近1.5億美元,而2018則為7.76億美元。而今年中國市場亦佔最大份額的收入,佔全球總收入的35%,收入達到3.85億美元。

澳門自2018年開始加速發展電競,發展相對較遲;雖然電競作為被廣泛看好的新興產業,但如要形成成熟的產業鏈,都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及得到社會的認同,然而本澳在電競發展上仍有不少阻力,未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發揮本澳「橋樑」作用

澳門電子競技總會會長何猷君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澳門的電競業發展應該是在2018年起步,因本澳在硬件上有大型酒店、博覽館及演唱會廳等,同時對於海外選手簽證便利、組織國際比賽經驗和承辦公司的人才等方面也具相當資源,所以澳門在承辦大型國際電競賽事上是有優勢的。

何猷君續稱,其實電競在人口基數大的地方發展是相對容易,然而澳門本身在人口上有局限,所以如果希望澳門的電競發展有朝一日能與內地的電競聯賽相競爭,是不可能的;但澳門在承辦國際賽事方面是肯定可以超越內地城市,包括澳門更可作為外國引入賽事來亞洲和中國的「橋樑」,均是澳門的優勢。

電競發展獲特區政府支持

何猷君稱,直到今年九月,澳門電競總會就拜訪了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當時司長在會上就首次表示,特區政府認為電競這項體育運動是值得支持,亦即是政府也承認電競為一項體育運動;他指出,因政府這次在思維上的改變,對於日後電競發展亦是有很大幫助。

清晰澳門定位 灣區覓發展契機

澳門電子競技競賽產業總會理事長張亮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如澳門電競想要在大灣區上立足,需要政府與民間機構定立一個明確的角色,例如深圳有騰訊等大的遊戲商,因此當地在遊戲開發已有成熟的經驗,又例如香港的旅發局有主動牽頭推動電競,政府亦有支持數碼港等,是偏向科

創發展。因此本澳如找到一個適合的定點,融合大灣區便能補足其他市場的短處。

中國澳門電子競技運動大聯盟理事長黃家豪表示,相信在未來大灣區的融合是必然的,但澳門的賽事品牌需先要「企穩陣腳」,否則澳門亦只會被灣區的其他城市領頭帶著走,顯示不到澳門本身的特色,亦不能推廣到澳門。其實本澳的電競業絕對是有可能融合到灣區發展,過去其實一些電競業已發展的火紅火熱的城市,如廣州、深圳等都有向本會「敲門」,欲合作舉辦大灣區賽事。

澳門電競存局限性 難形成產業鏈

黃家豪表示,澳門要形成成熟的產業鏈是須配合大灣區才能辦到,單靠澳門自身的能力是較為困難;往往澳門舉辦一些國際性賽事,都是欠缺專業人才去運營,所以縱使澳門政府能爭取到舉辦一些國際電競賽事,可能都要再聘請歐美或韓國的電競組織來作主導統籌。何猷君亦認為澳門不可能有整個完整的產業鏈,因當中需要的資金投入、人才需求等必須如騰訊般大規模的公司才能做到,同時澳門亦未有相關遊戲直播公司及贊助商等,因此種種因素下澳門難擁有完整產業鏈。

打造澳門為國際電競賽事之都

對於本澳電競業未來展望。何猷君表示,澳門電競發展最重要是「打響招牌」,讓全世界知道要舉辦國際電競賽事首先要想起的就是澳門,將澳門打造為「國際賽事之都」,只要能建立此標籤,吸引到每個遊戲的國際賽都有一站能在澳門舉辦,而且比香港、台灣、韓國等都要快,澳門電競業的前景將相當樂觀。 (編輯:陳宇東)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