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民建聯促多方位助老友記

讓長者老有所依 老有所為
13/04/2021
26335
收藏
分享

民众建澳聯盟主席、立法議員施家倫呼籲政府,應將養老金調升至5,000元;他指出現時合資格長者每月可領養老金元,但低於最低維生指數的4,350元標準。(張庚睿攝)

不少長者出行不便而不易與外界接觸,長期病患亦令他們容易出現自閉、自卑及產生焦慮,意見希望可通過政府與社團合作,加強服務網絡,加大對社區長者探訪,主動發現隱性問題長者。 (《力報》攝影組攝)

政府於《2016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中提出構建長者義工資訊平台,以鼓勵參與社會活動。(《力報》攝影組攝)

本澳人口出現老齡化,長者數量不斷增加,根據資料顯示,去年長者佔總人口12.9%,意味本澳逐漸踏入老齡化社會。逾半輩子服務或貢獻社會的長者,退休後福利津貼、安老醫療、精神健康及晚年生活等問題,更值得社會關注和探討。有意見指,當局應提升養老金以確保長者最基本生活質素,並優先推動安老基建工程,支持市場發展醫養結合安老項目和與社團合作擴大支援範圍等,從而做到真正「老有所依」, 以及發揮長者投入及參與社會的餘熱。

【本報記者劉凱輝報道】

有意見指本澳長者現時雖享有每月養老金、每年敬老金等,但質疑福利津貼是否足夠。民众建澳聯盟主席、立法議員施家倫接受本報訪問時呼籲,政府應將養老金應調升至5,000元。他指出現時65歲合資格長者每月可領取養老金3,740元,但低於最低維生指數的元標準,特別是許多長者60歲時迫於生活壓力選擇提前領取,只獲得養老金金額的七成五;許多長者反映,即便全部福利計算進去,在現時澳門物價條件下,應付基本生活仍非常緊絀。

籲養老金調升至5,000元 保障長者生活質素

施家倫續稱,調升養老金適當高於經濟援助標準是社會強烈呼聲。多年來政府將敬老金、現金分享等提升長者福利和全民福利措施計算進去,得出已經超出經濟援助標準是屬於偷換概念,混淆養老保障政策與福利政策;加上去年因為財赤未有向非強制性央積金個人賬戶注入7,000元預算盈餘特別分配,暴露了目前養老保障制度的不足。他認為對於長者不能用最低的標準去算到盡,應當全力為長者提供更多物資保障,確保過上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優先推動長者基建 發展醫養結合項目

對於安老院舍供應方面,施家倫認為現時供應不足,且輪候時間長,是社會的長期痛點。他稱,目前全澳有22間長者院舍共約個宿位,較2016年的1,700個有所增加,隨著下環及筷子基的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啟用,將會增至2,500個,宿位上較以往增加,但平均輪候時間仍需約18個月,未能滿足長者需求。他認為必須盡快做好安老院舍供應規劃,為讓相關基建能盡快惠及長者,以及提供更好的硬件配套,長者公寓及安老院舍必須列為政府最優先事項,並建議從回收的閒置土地中撥出相應土地優先保障供應,加快工程建設進度,令每項長者工程有時間表及可預期,至於在過渡性階段,則可推動住宅維修等先導計劃,資助低收入長者優化居住環境。

對於安老服務人手短缺問題,施家倫指出除加大本地人才培養和適當輸入外地服務人才外,更重要是發揮市場力量,加快推動市場化、專業化養老產業發展,引導和推動大型企業投入養老服務市場,發展醫療、養老、保健一體化的綜合安老院舍,透過市場方式實現合理資源的調解和配置。

建立銀髮人才資料庫 便利配對就業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老有所為,通過不同措施鼓勵長者再就業,包括稅務優惠、設立「長者就業服務優先窗口」、推行僱主嘉許計劃等。施家倫稱整體措施仍需優化,他認為長者經驗豐富,可為企業建設保駕護航!長者雖身體素質不如普通僱員,不宜長時間擔任高強度工作,但因具備多年豐富工作經驗,能夠擔任企業培訓師,為年輕員工提供在職培訓,最大程度上發揮價值所在。施家倫又稱,世界各地先進國家或地區,均設立統一銀髮人才資料庫,通過系統登記,進行接受培訓及配對,更有效推動企業返聘長者。他建議政府與企業和長者三方配合,相信有助長者利用他們自身優勢,繼續為社會服務,做到真正老有所為。

保障就醫便利 假牙先導計劃降至65歲

施家倫表示,應盡快改革醫療券以滿足長者保健需要,並認為預防勝於治療,適當擴大特定群體醫療券使用範圍。他稱,其團隊早前的一個問卷調查中顯示,87%受訪者希望擴大醫療券用途,超過74%受訪者希望可購買一些中西醫療保健品,用於調理身體。此外,由於不少長者出現牙齒方面疾病,容易對生活造成困擾,其團隊從2013年開始爭取針對長者牙齒問題,向他們提供資助,政府其後於2019年推出《長者假牙先導計劃》,但計劃只惠及80歲或以上長者,在2019年只有94人符合申請及成功安裝假牙;即使去年申請年齡下調至75歲,仍只有62人完成安裝。施家倫促請進一步降低至65歲,讓更多長者能夠受惠。

醫療方面,年滿65歲的長者都可享有本澳免費醫療。惟施家倫指出輪候時間較長,而專科治療更需等數月甚至半年以上,導致不少長者寧願自費到內地治療;當中不少人為及早診治,不得不舉債以應付龐大醫療開支;加上隨著現時更多長者搬到內地居住養老,診病時需跨境奔波。他認為政府保障居住在內地的本澳長者就醫便利性方面,應有更大決心,以香港醫療政策為例已延伸到港深合辦醫療,建議長者免費醫療政策不僅要延伸到橫琴「澳門新街坊」合辦醫院,更應先行先試,可延伸免費醫療至珠海三甲醫院,構建跨境醫療服務網絡。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