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實施三孩政策並非放開生育

目的為防止出生人口進一步下滑
21/07/2021
19977
收藏
分享
目的為防止出生人口進一步下滑
目的為防止出生人口進一步下滑

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優化生育政策(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昨(20)日刊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下稱《決定》),《決定》明確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並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配套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此前,中央政治局會議已於5月31日決定實施「三孩」政策,這是十八大以來繼實施「單獨兩孩」和「全面兩孩」政策取得積極成效後,內地對生育政策的再次完善與優化。值得關注的是,相比此前,三孩政策的實施部署了一攬子支持措施,提出了系列優化組合政策。

國新辦今(2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政策。對於「三孩」政策出台過程,于學軍表示,實行「三孩」生育政策是通盤考慮了中國社會發展所處的階段,考慮了人口發展自身的主要矛盾,考慮了與人口發展密切相關的城鄉發展、區域發展以及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考慮了現階段公共服務能力等,是經過通盤考慮,全面評估,最後作出的決定。

于學軍稱,第七次人口普查提供了一次最全面、最權威的人口數據支持,這也驗證了這幾年來一系列研究結果和判斷,所以進一步統一了各方面的思想認識,也為中央科學決策提供了支撑。「七普」數據公布不久,中央就作出了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決定。

于學軍表示,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目的就是防止出生人口進一步下滑,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七普」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是1,200萬,總和生育率是1.3,「根據我們對2021年上半年人口出生監測的情況來看,今年的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仍然會呈現走低的趨勢」。

「三孩」生育政策出台後會不會出現一次顯著的人口提升?于學軍認為,人口再生產的周期長,影響因素多,生育決策的因素很複雜,而且涉及方方面面,「短期內,我們是希望釋放生育潛能,平緩出生人口下降的趨勢。從長期看,關鍵取決於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是否能夠很好地銜接,是不是能夠真正落地,這需要我們各地各部門各方面共同努力,積極支持,共同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

至於為何沒有完全取消生育限制,于學軍就表示,三孩生育政策統籌考量了人口的數量、質量、結構和分布等問題。儘管中國處於低生育水平,但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的人口多、規模壓力大、發展不平衡這些基本的事實不會發生根本改變,「這也是我們研究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必須要考量的最重要的一個基本國情」。

社會撫養費措施已不合時宜

對於《決定》提出,取消社會撫養費,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長楊文莊表示,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確實不合時宜,需要及時廢止,未來生育政策將是宣導性的。他指出,生育政策中社會撫養費一直頗受大家關注,關於社會撫養費的存廢爭議也存在多年,此次《決定》取消了社會撫養費和相關處罰規定,是基於幾方面原因:一是中國發展的戰略目標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現在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這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控制人口增長,以及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穩定提升水準發展目標是不一樣的。

但楊文莊強調,「三孩」生育政策並不意味着全面放開生育,雖然生育政策在逐漸放寬,但是計劃生育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產物,還是要繼續堅持。他提到,根據長期監測、調查包括有關研究來看,群眾的生育意願長期保持保持在「2」以下。雖然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了,但很多家庭由於養育、教育等問題,在生育選擇方面,還是在延後,有的甚至是放棄了。所以,群眾更關注的是希望有完善的、配套的、積極的支持政策,「出台積極政策應當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配套支持措施將陸續推出

于學軍介紹,撫養孩子的成本高,確實是夫婦決定不想再生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次中央《決定》在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三個孩子的政策的同時,也取消了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清理和廢止相關的處罰規定,還配套實施積極生育的支持措施,這實際上是一套組合政策。「後續相關部門還會根據中央《決定》的總體要求,出台一系列的實施措施。相關配套支持措施,目前已經作了初步分工,相關部門正在制定相關方案和實施措施,後續會陸續推出。」于學軍說。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養育成本的快速提高是當下人口生育面臨的主要矛盾,經濟負擔、子女照料、女性對職業發展的擔憂等都成為「不願生」「不敢生」等制約生育的主要因素。為此,《決定》明確了將配套支持措施和三孩生育政策作為一個整體組合提出。(編輯:聶蓉)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