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有人歪曲「動態清零」 含義

影響香港抗疫成效
07/02/2022
20916
收藏
分享
影響香港抗疫成效
影響香港抗疫成效

《人民日報》今(7日)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動態清零」符合香港社會實際情況的科學選擇。(美聯社、香港政府新聞網圖片)

《人民日報》今(7日)發表署名文章,提到有人歪曲「動態清零」含義,質疑香港特區政府的防疫抗疫舉措,不負責任地提出香港應放棄「動態清零」,實行所謂「與病毒共存」的「躺平」策略。如任由錯誤論調大行其道、混淆視聽,將動搖香港全社會的抗疫信心,影響抗疫成效。

該篇文章題目是《「動態清零」是香港抗疫的科學選擇》,指出「動態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內地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下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總方針,它要求做到對病例及早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使疫情不構成連續性社區傳播,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

文中談及,對於香港而言,「動態清零」符合香港社會實際情況的科學選擇。香港人口密度大,老齡人口佔比較高,醫療資源有限,仍有100多萬名市民未接種第一針疫苗,70歲或以上長者接種率較低。此外,香港對外高度開放,境外輸入性風險高。如果放棄「動態清零」而選擇「躺平」,可以預見病毒必將快速大規模擴散,給香港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損害。只有採取主動積極的「動態清零」策略,才能減少發病、重症和死亡率,避免醫療資源擠兌甚至崩潰,最大限度保障香港市民生命健康。

盡管短期內收緊的防疫政策可能對感染者及密接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不少行業的正常經營造成一定影響,但從長遠看,這一策略能以最快速度撲滅疫情,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香港經濟社會的影響,使香港社會在安全的前提下恢復正常運作和對外正常交往。總的來看,「動態清零」有利於香港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應算清楚民生賬、長遠賬、總體賬,絕不能被一時困難遮蔽雙眼。

文章認為,內地的成功抗疫實踐、香港應對前幾波疫情的成功經驗都一再証明,「動態清零」科學必要、有效可行,符合香港民心民意。(編輯:陳妙芝)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