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資正熱

但《經濟學人》指難實現
13/09/2022
27460
收藏
分享
但《經濟學人》指難實現
但《經濟學人》指難實現
但《經濟學人》指難實現

在俄烏戰爭背景下,國際油價創十年新高,世界前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雪佛龍(Chevron)、殼牌(Shell),第二季寫下史上最高收益460億美元,標普500能源類股今年更狂漲35%。若照市場投資邏輯,一票投資人早就跟進。但許多基金公司卻因石油公司「不夠ESG 」,而拒絕投資這些股票。「ESG 」是三個英文單字的縮寫,分別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管治(Governance)。近年成為一股投資新力量。然而《經濟學人》雜誌指出,「ESG 」概念難以實現且自相矛盾,恐怕成為炒作與爭議的代名詞。

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於2004年首次提出ESG概念,用作評估一家企業經營的指標之一,並在2015年制訂預期於2030年達成17項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全球氣候挑戰愈來愈嚴峻之下,各國開始重視推廣ESG,而ESG亦成為一股投資新力量。外媒統計推算,ESG相關資產規模將在今年超過41萬億美元。

ESG三者難以兼顧

然而《經濟學人》(Economist)近期卻指出,ESG這三個字母已經變成了炒作和爭議的縮寫。

《經濟學人》指出,ESG 把一系列相互矛盾的目標放在一起,在任何企業都無可避免的取捨難題上,它無法提供循序漸進的建議。例如,特斯拉雖然在公司治理方面有待改進,然而其電動車卻在減少碳排放上做出巨大貢獻;關閉一間煤礦公司對減緩氣候變遷有利,卻會對其員工和供應商造成嚴重傷害;此外,在不破壞生態的情況下,要怎麼能廣蓋風電廠?

評比標準不一 獎勵不明確

另外,ESG 的獎勵並不直覺,雖然ESG的理念宣稱:企業的良好行為會對其自身和投資者帶來財務利益。但矛盾的是,如果企業能忍受外界責難,將污染成本外部化,反而可以產生暴利。

ESG的各種評比系統也存在不一致,並且容易遭到操弄,不像各家信評機構之間的信用評等具備高度相關性。投資人或許會產生投資ESG基金就是對環境有幫助的錯覺,但ESG評比通常是根據同類型企業進行比較,而非普遍的所有企業,這也造成石油公司的ESG評比比電動車公司排名還前面的奇怪現象。

《經濟學人》建議,既然ESG難以三者兼顧,不如將目標縮小,更容易擊中靶心!不妨只專注於 ESG 的環保議題(E)上,特別是碳排放議題,如果銀行或基金公司能夠專注追蹤ESG投資組合企業的碳足跡,觀察它是否隨時間推移而減少。透過揭露企業碳排放訊息,將有助於幫助大眾了解真正影響氣候變遷的因素。

兼顧環保、社會責任和優良管治的投資準則,被指脫離現實。 (東方IC 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