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邀請函透玄機

掀印度「改名」爭議
07/09/2023
43111
收藏
分享
掀印度「改名」爭議
掀印度「改名」爭議

印度國內經常使用「巴拉特」(Bharat)一詞稱呼印度。(美聯社圖片)

印度政府發出的國宴邀請函,寫明邀請人是「巴拉特」總統。(美聯社圖片)

印度將於本周六(9日)主辦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並舉行國宴,其中向各國領導人發出的國宴邀請函,寫明邀請人卻是「巴拉特」總統,而不是印度總統,引發外界關注當局是否推進廢除其英文國名「印度」(India),並正式改為「巴拉特」(Bharat)。印媒報道亦指出,莫迪政府本月下旬召開國會特別會議並提出決議,將「印度」國名更改為「巴拉特」。

據路透社、美聯社報道,印度總統穆爾穆周二(5日)在即將於新德里舉行的G20峰會晚宴邀請函中將印度稱為「巴拉特」,而非常用的「印度」。同日,印度執政黨人民黨發言人分享了一張邀請函圖片,上面將印度總理莫迪寫作「巴拉特」總理。印度總統和印度總理在一天內均使用了「巴拉特」而非「India」稱呼印度,讓外界紛紛猜測印度官方是否有意更改國名。

根據印度《憲法》,印度和「巴拉特」都是正式官方名稱,英文版載明「印度,亦即巴拉特,是一個聯邦」,而印地文版寫的是「巴拉特,亦即印度」。多間印度媒體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國會將在9月下旬的特別會期中,提出更改國名的決議案,要刪除印度,只保留巴拉特。不過,法律上恐怕困難重重,因為印度這個詞用於太多機構,像是印度最高法院、印度司法部長、印度總統這些可能都要改。

改名圖摒棄殖民影響

據悉,「巴拉特」是梵語詞匯,來自於印度最著名的史詩《摩訶婆羅多》,具有明顯的宗教意涵,部分人認為更反映印度歷史傳統,而「印度」這個稱謂則源於西方古代,是英國殖民時期強加給印度,歷史相對短得多。

印度政府在國際場合一向以「印度」自稱,不過莫迪近年經常稱印度為「巴拉特」,他領導的民族主義政府一直嘗試更改國名,以消除英國殖民時代痕跡,聲言是幫助印度擺脫奴隸制心態,需要摒棄「殖民思維」。多名人民黨高層和官員近日在社交平台發聲,支持更改國名;不過多名反對派領袖就質疑當局的決定,指出在國外,全世界都熟悉「印度」這個名字,認為不應該放棄「印度」這個積累幾個世紀影響力的品牌。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