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近期再度陷入劍拔弩張的緊張局勢。巴基斯坦政府4月30日公開警告,印度恐於未來24至36小時內,以克什米爾地區恐怖攻擊為藉口對巴方發動軍事打擊,並強調一旦印度採取任何侵略行為,巴基斯坦將「堅決且果斷回應」,責任全在印度。印度與巴基斯坦情勢升高,巴方警告印度恐隨時動武。(美聯社圖片)
巴基斯坦資訊暨廣播部部長塔拉爾表示,印方指控毫無根據。 (網絡圖片)
事件起因於4月22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度假勝地帕哈爾加姆(Pahalgam)發生重大恐攻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印方調查指出,疑犯中至少3人為巴基斯坦籍,此案引發印度政壇與社會極大震動,並迅速導致與巴方關係惡化。
隨後數日,印巴雙方已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發生小規模交火衝突。印度多地也進入高度戒備狀態,首都新德里出現路障、警方加強盤查與爆裂物搜尋,購物中心及車站等人群聚集區域亦加強便衣巡邏與安檢。
毫無根據的指控
巴基斯坦資訊暨廣播部部長塔拉 爾(Attaullah Tarar)4月30日 指出,巴方已掌握「可靠情報」,顯示印度政府準備以「毫無根據和捏造的指控」為由,於24至36小時內發動軍事行動。塔拉爾強調,巴基斯坦本身亦為恐怖主義受害者,並呼籲由中立專家組織展開「可信、透明、獨立」的調查。
塔拉爾表示:「不幸的是,印度選擇走上對抗與非理性的道路,這將對本區域及更廣泛地區帶來災難性後果。」他進一步警告,一旦局勢升級,所有責任將由印度承擔。
此外,巴國國防部長阿西夫(Khawaja Muhammad Asif)也 證實,巴基斯坦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他表示,若印度採取軍事侵略行為,巴基斯坦將全力保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但除非「生存受到直接威脅」,否則不會動用核武。
印度不予回應
針對巴方警告,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賈斯瓦(Randhir Jaiswal)4月30日下午表示,印度政府對此不予回應。但《今日印度》(India Today)引述消息指出,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4月29日已與國防部長辛赫(Rajnath Singh)、國安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等高層召開會議,授權軍方擁有「完全行動自由」,準備就攻擊目標、方式與時間展開回應。
報導指出,印度方面對恐攻事件反應強硬,除了進行軍事部署外,也採取切斷與巴基斯坦水資源、驅逐巴籍人士、暫停簽證與封閉邊境等行動,以施壓回應恐攻責任。
兩國均擁核
根據《路透社》及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資料,印度軍力規模顯著領先巴基斯坦。印度國防軍現役人員約140萬,包括陸軍123.7萬人、空軍約15萬人與海軍7.5萬人,另有海岸防衛部隊1.3萬人。相較之下,巴基斯坦兵力總數約為70萬人,陸軍為56萬、空軍7萬、海軍3萬。
裝備方面,印度擁有9743門火砲、3740輛主戰坦克、730架軍機、16艘潛艦、11艘驅逐艦及2艘航空母艦。而巴基斯坦擁有4619門火砲、2537輛坦克、452架軍機及8艘潛艦、10艘護衛艦,規模略遜一籌。
核武方面,兩國也均為擁核國家。印度擁有約172枚核彈頭,並具備射程5000公里的「烈火-5 」洲際彈道飛彈;巴基斯坦則擁有170枚核彈,主力為射程4,500公里的「沙欣-3 」飛彈。儘管印度射程較遠,但考量兩國比鄰,射程差距對戰略優勢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