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業環境日益激烈的今天,青年如何避免“讀錯科、入錯行”,首要的是做好職涯規劃。然而,學生長期受限於課堂與考試,難以跳出校園的框架,真正理解社會發展脈絡與產業趨勢,往往在選科升學或求職時感到迷茫。
筆者認為,青年應“多走出去、多看世界”——走進社區、接觸不同的工種、參與公共事務,親身了解各行各業的實際運作與挑戰;同時,也應培養對政策與經濟走向的關注,掌握行業變化與未來的人才需求,從而拓展眼界,校準個人興趣與社會現實之間的距離,為未來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其次,政府應積極承擔引導角色。如當局早前回應立法會議員時曾指出,由於本澳醫療的需求增長未必能夠吸納畢業醫學生的數量,未來或會面臨就業壓力。這類前瞻性的資訊若能適時公開,不僅有助青年提早部署,更能避免盲目選科,提升整體社會的人力資源匹配度。
此外,本地的青年社團需承擔起“植樹人”的責任,主動走近青年、傾聽青年、支持青年,積極搭建多元平台,引導他們探索興趣、培養能力、建立視野。唯有如此,方能培育出一代具備格局、承擔與使命感的新青年,成為推動澳門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力量。培育青年,不僅是育人,更是育
民眾青年會副理事長 談兆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