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有的士團體開放電召平台讓普通的士提供網約服務,預計400輛普通的士於「五一」黃金周投入使用。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理事長馬耀鋒表示,傳統的士加入電召平台提供服務,為旅客和居民提供便捷的士服務,也為傳統的士司機開拓新的營運機遇,有助的士行業服務升級,但傳統的士轉型為網約服務在營運模式上存在差異,期望相關單位加強司機培訓和技術平台維護,同時政府應加快制定規範管理措施,強化對網約的士平台的監管,更好保障乘客和司機權益。本澳有的士團體開放電召平台讓普通的士提供網約服務,預計400輛普通的士於「五一」黃金周投入使用。 (資料圖片)
馬耀鋒指出,需要留意是,普通的士加入電召平台後,在平台操作和經營模式上與傳統的士存在顯著差異,例如司機需要熟悉使應用程式的操作接單,並適應系統分單的模式經營,亦要掌握電子支付工具的操作,以確保服務質量。因此期望相關團體為的士司機提供全面的轉型培訓,涵蓋應用程式操作以及電子支付工具的使用。
籲設誘因鼓勵的士加入電召服務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理事長馬耀鋒期望政府強化對網約的士平台的監管,更好保障乘客和司機權益。 (婦聯官網圖片)
馬耀鋒又指,平台運營方應確保技術系統的穩定性,減少因技術問題的影響,並在開放初期加大對普通的士司機的誘因,以形成規模效應。而交通事務局及治安警察局曾表示,黑的司機如收取電召費或接單後「失約」有可能觸犯濫收車資或拒載。他認為鼓勵更多的士進入電召平台,是社會的共同期盼。雖然當局是作出善意的提醒,但正正說明法律及執法上,仍有優化的空間,莫要寒了的士司機的心。
馬耀鋒指,目前本澳網約車服務仍處於研究階段,當局正積極探索其可行性。事實上透過傳統的士加入電召平台,已能提供近似網約車的便捷服務,為推動網約車服務落實提供了實踐和參考經驗。他建議政府借鑑國內地區透過網約電台整合網約車及普通的士的經驗,加快立法進程,完善對網約的士平台的監管框架,並釐清普通的士在提供網約服務方面的規範,以促進的士行業整體發展,進一步滿足居民和旅客「搭的」需求。長遠來看,規範化的網約的士服務將有助提升澳門交通服務的整體水平,支持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的建設,期望政府與業界保持密切溝通,積極聽取社會意見,加快網約車服務的相關法制工作,儘早推動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