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統計局8月1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合作區上半年實現GDP 263.13億元,同比增長5.0%。整體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服務業、外貿與消費領域表現尤為亮眼。
在產業結構方面,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4.66億元,同比下降34.0%;第三產業增加值達238.47億元,同比大增12.1%,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信息傳輸、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研與技術服務業分別同比增長27.3%、21.9%、12.9%及11.4%,合計拉動GDP增長7.7個百分點。
工業領域雖仍處調整期,但已有回暖跡象。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9.7%,但降幅較第一季度收窄13個百分點。其中,專用設備製造業逆勢增長31.6%,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成長8.2%,顯示新動能產業支撐作用逐步增強。
消費市場強勁復甦。上半年,合作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4.59億元,同比增長42.1%;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達23.03億元,增長44.8%。其中,在「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限額以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飆升至3.03億元,同比暴增171.7%;通訊器材類零售額達2.58億元,年增長近2.7倍。限額以上餐飲收入亦錄得5.16億元,同比增長8.4%。
進出口總額大增101.5%
投資方面,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7.9%,但降幅較首季縮小4.8個百分點,顯示投資信心逐步回穩。其中,第二產業投資大幅增長298.5%,顯示製造業與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正加速推進;第三產業投資則下降33.6%,仍需進一步提振。
對外貿易表現尤為亮眼。據海關統計,上半年合作區進出口總額達224.8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1.5%。其中,出口138.01億元,增長104.2%;進口86.79億元,增長97.3%。隨著區內外資企業持續布局,對外貿易活力大幅提升。
財政方面,合作區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54.07億元,同比微降3.0%;公共預算支出則達78.01億元,年增長20.4%,其中民生支出占比達69.2%,持續保障社會民生需求。
區內澳資企業活躍度進一步提升。截至6月底,合作區內澳資經營主體共7,346戶(含澳資企業7,189戶),同比增長14.6%,佔全部經營主體比重達12.3%,較去年同期上升1.4個百分點。顯示粵澳融合與澳資投資活力持續增強。
綜合來看,橫琴合作區2025年上半年在服務業、消費與對外貿易方面展現出較強韌性與成長動力,隨著澳資企業比重持續擴大與產業結構升級加速,合作區正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