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證指數本周三在金融股帶動下創下4月8日以來反彈新高,重上3,400點。值得留意的是,申萬非銀金融指數大漲3.99%,銀行板塊亦上漲0.82%,報收4,227.96點,不僅創下2021年2月以來新高,更距離2007年歷史高點僅約百點之差。當日盤中,包括農業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在內的九隻銀行股創下歷史新高,整體A股銀行板塊總市值首次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達10.03萬億元。其中工商銀行市值逼近兩萬億元,為銀行股之最。
銀行板塊的強勢表現,源於多重利好因素共振。根據統計,2024年銀行板塊指數累計上漲超34%,為申萬一級行業中漲幅第一,今年以來又上漲超8%,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五。市場普遍認為,銀行股的估值重估進程仍在加速,長期資金的配置意願正在提升。
中國證監會近日發布《推動公募基金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基金管理機構須從「重規模」轉向「重回報」,在此背景下,盈利穩定、估值合理的銀行股成為公募基金長周期考核制度下的重要配置方向。目前A股上市銀行的市淨率(PB)平均僅為0.62倍,股價波動性低、業績穩定,配置價值明顯。
業績預期回暖
除了低估值,銀行的業績預期也呈現回暖跡象。開源證券指出,2025年銀行板塊整體營收與淨利潤有望穩步回升,背後驅動因素包括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利差降幅低於預期、零售風險釋放進入尾聲,以及非息收入增長動力回升等。儘管淨息差仍受壓,一季度為貸款重定價高峰期,但隨著存款利率多次下調與結構調整,後續息差或將逐步企穩。
從機構配置角度觀察,銀行板塊仍處於低配狀態。根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銀行股市值為1.85萬億元,遠低於電子板塊的5.71萬億元。主動型基金中,銀行股佔比為3.75%,季度間還出現下降0.23個百分點的情況。在與滬深300、中證800等代表性基準對比中,銀行板塊仍處於明顯低配狀態。
低估值 高股息
儘管如此,銀行板塊仍是A股中最具代表性的「低估值、高股息」標的。目前整體滾動市盈率不到6.5倍,居所有行業最低,滾動股息率高達6.4%,僅次於煤炭板塊。其中,貴陽銀行、華夏銀行、長沙銀行等市盈率均低於5倍,平安銀行、南京銀行等個股最新股息率均超5%。
從資產質量來看,整體穩中向好。中泰證券研報指出,2024年第四季度末,全行業不良貸款總額為3.28萬億元,環比減少977億元,不良率為1.50%,下降5個基點,其中農商行降幅最為明顯,顯示農村金融風險有所化解。
資本充足率亦持續改善。2024年第四季度末,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達11%,整體資本充足率達15.74%,均較上季提升逾十個基點。隨著資產擴表節奏放緩及監管政策支持,資本壓力得以緩解。
綜合來看,在低估值、高分紅、資產質量穩健與政策環境改善等因素支撐下,銀行板塊成為市場資金關注焦點。若未來宏觀經濟持續修復,政策延續寬鬆基調,銀行股的估值修復與資金回補空間仍值得期待。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