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收購蘋果前設計師公司

打造AI硬件目標2027年量產
25/05/2025
9123
收藏
分享
打造AI硬件目標2027年量產
打造AI硬件目標2027年量產

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近日宣布,將以約65億美元全股票方式,收購由前蘋果設計總監Jony Ive創立的AI硬件新創公司「io」,震撼科技業界。這筆交易不僅是OpenAI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收購案,也象徵該公司正式由軟件跨入硬件領域,並鎖定下一代AI硬件平台作為戰略重心。

據《紐約時報》報導,Jony Ive與OpenAI的合作最初由Airbnb執行長Brian Chesky牽線促成。Jony Ive所創辦的設計公司LoveFrom,一直以來對外專案極為低調,但此次他首度證實與奧特曼合作AI硬件設計項目,並由LoveFrom主導設計方向,開啟業界高度關注的「軟硬一體化」實驗。

io公司於2024年在舊金山成立,核心團隊多為蘋果前高層,包括iPhone設計主力Evans Hankey、Apple Watch設計主管Tang Tan及資深硬件工程師Scott Cannon。該公司致力於打造不依賴傳統螢幕的AI裝置,強調直覺式互動,試圖重塑使用者與設備的關係。此次併購後,io的55人團隊將併入OpenAI舊金山研究與工程部門,LoveFrom則維持獨立,繼續提供設計支援,但未來將不再承接大型新案,專注於與OpenAI的深度合作。

傳統硬件限制AI發揮

這筆交易也彰顯OpenAI「軟硬整合」的野心。奧特曼曾公開表示,傳統智能手機的螢幕形式限制了AI潛能的發揮,下一代設備應以語音、手勢與環境感知為核心互動方式。Jony Ive則補充,其設計哲學將追求「簡約卻強大」,未來的AI設備應能無縫融入生活場景,成為用戶的「數位伴侶」。

根據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引述產業鏈消息,OpenAI與Jony Ive團隊合作開發的AI裝置,樣品體積略大於Humane開發的Ai Pin,外觀靈感源自iPod Shuffle,設計小巧可掛於脖子,內建相機與麥克風,具備環境偵測能力,但不配備顯示器。該裝置預計透過與手機或PC連接,利用外部設備提供運算與顯示支援。這種設計結構,若能順利量產,有望挑戰智慧手機既有市場格局。

打造AI伴侶

報道指出,OpenAI將此裝置定位為「AI伴侶」,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出貨一億台,讓這類AI硬件成為人們桌面繼MacBook與iPhone後的第三件必備物品。奧特曼認為,新設備不會是智慧眼鏡,而是一種幫助用戶擺脫對螢幕依賴、隨身可用的全新終端。

預計這款裝置將於2026年亮相,2027年進入量產階段,為避開地緣政治風險,初期生產將選擇在中國以外地區,如越南進行。

這項收購的時機也被外界視為戰略操作。適逢Google I/O大會聚焦AI生態整合,OpenAI此舉被認為是分散市場關注、重新掌握媒體節奏。華爾街日報指出,OpenAI已於21日內部展示該裝置原型,象徵AI硬件布局已邁入實際測試階段。

市場反應上,消息曝光後蘋果股價一度短暫下跌,反映投資人對蘋果AI創新領先地位的疑慮;反觀OpenAI則獲得股東積極肯定,被視為朝向軟硬雙引擎營收模式轉型的重要里程碑。Axios評論指出,透過頂尖設計團隊與硬件實力加持,OpenAI有望在未來IPO前擁有更具差異化的產品與品牌價值。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