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發展風波不斷的接班安排正式進入新一章。集團於6月30日晚間公告,非執行副主席鄭志剛已向董事會請辭,並將於2025年7月1日起正式辭任非執行董事及副主席職務,至此,鄭志剛全面退出集團職務。公司稱,鄭志剛辭職旨在專注公共服務與個人事務,並強調與董事會無意見分歧。新世界發展宣布與多家銀行簽訂新再融資定期貸款協議,完成總額達882億元的再融資安排。 (RTHK圖片)
鄭志剛辭任新世界非執行董事及非執行副主席。(RTHK圖片)
鄭志剛去年9月已卸任行政總裁職務,改任非執行董事,此番進一步全面退出董事會,被視為其接班父親鄭家純計畫的正式轉向。市場關注的接班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尤其在集團長年債務壓力下,他的領導風格與戰略部署屢遭外界批評。
面對外界質疑,鄭志剛透過發言人向彭博強調,其上任時已繼承集團龐大債務,任內則積極推動去槓桿工作,強調「數據顯示去槓桿進程持續且負責任」,並將集團近年財務挑戰歸因於宏觀經濟與政策環境惡化,而非其個人決策失誤。
重大財務突破
與此同時,新世界發展於同日宣布重大融資進展。公司與多家銀行簽訂新再融資定期貸款協議,並協調其他境外無抵押銀行貸款,完成總額達882億元的再融資安排。該計劃涵蓋集團現有絕大部分境外無抵押金融債務,其中新銀行貸款部分的最早到期日為2028年6月30日。新世界指出,新融資條款在財務承諾與資產質押方面提供更大靈活性,有助集團穩定現金流與應對未來業務發展需求。
市場普遍視此舉為新世界近期最大的財務突破。摩根大通早前曾預期新世界能完成再融資,但警告本地銀行或需為其30%貸款列入預期信貸損失,東亞銀行與恒生銀行可能受壓。然而,新世界成功落實融資協議,短期內已大幅紓緩債務違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彭博今年專題報道曾形容鄭志剛主政期間大舉投入藝術、酒店、健康等多元化發展,例如斥資逾20億美元打造K11 MUSEA,甚至親自設計香氛,賦予項目濃厚個人風格。然而,這些投資亦被批評加重財務壓力。外界更曾將債務問題與其接班風波相連,去年9月鄭志剛退任CEO後,其父鄭家純罕見受訪談及接班議題,令市場揣測家族內部權力可能重新洗牌。
集團治理仍由家族核心掌握
鄭氏家族目前仍深度參與新世界發展的決策層,包括主席鄭家純、執行董事鄭志雯(鄭志剛胞妹)、以及數名堂兄弟與叔輩親屬,顯示集團治理模式仍由家族核心牢牢掌握。彭博認為,新世界正步入「多頭領導」階段,成為亞洲家族企業交棒潮中的重要個案。
業務方面,新世界發展亦同步更新銷售進展。截至6月25日,已實現全年260億元的合約銷售目標。當中,香港物業如南區豪宅項目「滶晨」售出逾330伙,「皇都」累售320伙;內地項目「廣州天馥」「瀋陽悅景」亦名列當地熱銷榜。商業資產方面,深圳K11 ECOAST於五一假期首日迎來30 萬人流,K11 MUSEA則將於7至8月舉行「CR7 LIFE」博物館及「CHIIKAWA DAYS」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