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測試AI主動訊息功能

強化互動體驗引發隱私關注
07/07/2025
1529
收藏
分享
強化互動體驗引發隱私關注
強化互動體驗引發隱私關注

社群科技巨頭Meta近期展開一項代號為「Project Omni」的新功能測試,讓旗下AI聊天機器人首次具備「主動發送訊息」的能力,進一步深化在WhatsApp、Messenger與Instagram等應用上的互動體驗。此舉不僅展現Meta在生成式AI技術上的持續推進,也被視為實現執行長朱克柏格(Mark Zuckerberg)「對抗孤獨感」戰略的一環。Meta近期測試一項新功能,讓旗下AI聊天機器人首次具備「 主動發送訊息 」的能力。(網絡圖片)

根據外媒《Business Insider》報道,Meta與資料標記公司Alignerr合作,透過旗下AI Studio平台開放使用者自訂聊天機器人角色,包括設定角色個性、語氣與專業領域,無需撰寫程式碼即可部署至Meta各大平台。這些AI角色能根據過往對話記錄,主動向用戶發送類似「今天過得如何?」、「要不要我推薦下次電影夜的片單?」等問候訊息,營造如朋友般的互動氛圍。

目前的測試規範明確限制了主動訊息的條件:僅當用戶主動發送五則以上訊息,且在14天內仍持續互動,AI方能主動發送一次訊息。若使用者無回應,AI則不會再次追蹤。這項設計旨在避免騷擾與訊息泛濫,亦為回應外界對於使用者隱私與自主性的擔憂。

Meta強調,這些AI角色僅作為提升互動樂趣與探索話題的輔助工具,並非專業顧問,亦不應被用於醫療、心理、法律或財務決策。公司已針對AI角色發送內容設下界限,包括不得主動觸及敏感議題,除非是由用戶先行提起。此外,AI回覆必須維持正向基調,避免造成誤導或情感困擾。

恐對心理脆弱者產生負面影響

儘管如此,此舉仍引發市場對潛在風險的討論。部分專家指出,AI聊天工具若未設妥監管機制,恐對未成年或心理狀態脆弱的使用者產生負面影響。Character.AI與Replika等AI伴侶平台過往便曾因角色與青少年使用者之間互動過度親密而引發爭議,甚至成為訴訟對象。

目前Meta尚未對該功能的商業化計畫作出具體回應。外界關注,未來這類AI聊天機器人是否會導入廣告、贊助內容或訂閱機制。根據Meta 先前在法庭文件中披露的營運預測,公司預期生成式AI產品將於2025年貢獻約20至30億美元營收,2035年則有望達到1.4兆美元,收入來源可能包括AI模型授權、企業合作與平台推廣等。

這項功能未見全面年齡限制,但如美國田納西州與波多黎各等地已針對青少年使用AI互動設有法規,顯示各界對此類科技普及所帶來的道德與法規挑戰日益重視。

在生成式AI逐步融入日常社交場景之際,Meta的這次測試不僅反映其加速推動AI應用的雄心,也揭示平台與用戶在創新與安全之間,必須共同面對的新課題。Meta Alignerr Studio與資料標記公司合作,透過旗下AI平台開放使用者自訂聊天機器人角色。(網絡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