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貿易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廣東省正以預製菜產業為突破口,尋求確定性發展之路。7月18日,第三屆中國國際(佛山)預製菜產業大會在佛山順德盛大舉行,再次向外界宣示廣東發展預製菜產業的堅定決心與實力。
據央廣網報道,作為「世界美食之都」,順德連續三年舉辦該大會,不僅匯聚了來自全國的龍頭企業與創新力量,更逐步搭建起一個集產品展示、產業合作、技術交流於一體的重要平台。現場,從自動化烤鰻生產線到即食魚罐頭,再到廣式燒臘與加拿大風味牛仔骨,各類預製菜產品吸引眾多觀展者駐足品嘗,呈現出產業的強大創新力與市場潛力。
據瞭解,從2023年有6家佛山企業入選「中國預製菜百強榜」,到2025年增至8家,佛山預製菜已從「單打獨鬥」轉向「集群作戰」,形成強大合力。南海區的桑基魚塘、順德的冷鏈物流企業、研發機構與電商平台構建起1,500多家企業的全產業鏈集群,形成從原料供應、精深加工、冷鏈運輸到品牌推廣、科技研發的完整產業生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國首個淡水魚預製菜全產業鏈技術規範已在佛山誕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標準化支撐,也讓市場信心更為堅定。目前,廣東省預製菜企業數約8,000家,產業規模突破960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全國13.7%,同比增長超過28%。
去年出口全球317億元
「廣東擁有全國最大的預製菜產業規模,產業集群效應明顯。」業內專家指出,作為產業會展的核心場景,本次大會進一步加快了省級預製菜產業園在順德、南海與三水的建設步伐,吸引更多龍頭企業落戶,激發產業集聚動能。
順德也正積極推進預製菜出口,打開國際市場。從佛山港裝箱出口的清蒸魚、豉汁雞等產品已成為東南亞、歐美市場上的新寵,改變了海外消費者對中餐「複雜難做」的刻板印象。2024年,廣東預製菜出口額達317億元,覆蓋全球六大洲,順德預製菜出口達16億元,年增長17%。
為了提升預製菜全球競爭力,佛山冷鏈物流企業還開闢了「預製菜專線」,確保從魚塘到餐桌的全鏈條溫控,讓遠在巴黎的食客也能嘗到順德清晨的新鮮滋味。參加德國科隆食品展的企業更現場展示便攜加熱技術,吸引國際客戶現場下單,為「粵味」預製菜開拓出一條通向全球餐桌的新航道。
在產業政策層面,順德積極推進「六個一」工程與三年行動計劃,全區預製菜企業已超過300家,總產值達540億元,並入選「2024預製菜產業基地百強榜單」,位列全國第三、廣東第一。
專家指出,順德在產業風口剛起時便搶佔先機,依託「佛山製造」與「世界美食之都」的文化資源,快速推動預製菜產業向規模化、現代化發展。同時,廣東也正推動「媒體+」戰略與「網絡強村」行動計劃,打造鄉村網紅、加快農產品直播帶貨,形成政府引導、媒體助力、市場參與的立體宣傳矩陣。
如今,預製菜不僅讓漁民增收、企業擴產,也正成為廣東農業現代化與食品產業升級的支柱力量。在全球供應鏈震盪的背景下,廣東預製菜產業以穩定產能、創新技術與拓展渠道,構築起一張跨越週期的「穩定網」,為全國提供了可複製的高質量發展樣板,也讓世界看見中國美食走向全球的堅定步伐。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