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近期一項關於線上博弈的全國性民意調查顯示,過半受訪者反對禁止合法監管的線上博弈平台,並主張應集中整頓非法與無監管的賭博活動。該項研究由社會文化研究機構The Fourth Wall獨立進行,調查對象為來自馬尼拉大都會區、宿霧、納卯及其他城市的1,250名現役線上博弈玩家。
調查指出,有53%受訪者明確反對禁止合法線上博弈,僅18%支持全面禁令,另有16%表示「有保留地支持」。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原本來自未受規管的街頭博弈場域,如鬥雞(sabong)、遊藝棚(perya)及社群平台賭博,僅有7%來自實體賭場。調查作者強調,若禁令實施,恐將迫使玩家轉向地下網站與非法平台,導致監管真空與社會風險上升。
反對禁令 支持打擊非法平台
研究指出,多達80%受訪者支持打擊未受監管的非法博弈平台,認為這有助防止詐騙與控制青少年及低收入族群的成癮問題。調查也首次對玩家行為進行分類,有36%自評為「收支打平型的樂觀者」,另有12%屬於「高頻率且傾向借貸型」的風險玩家,儘管85%受訪者表示並不借錢進行博弈。
在博弈頻率方面,61%受訪者每週參與不超過三次,且大多(89%)每月投注金額低於5,000披索(約88美元),約佔其月收入一成左右。這意味著大多數玩家仍有自控能力,並未陷入過度賭博。
監管機構與支付工具角色受肯定
對監管機構的認同亦是重點之一,73%的受訪者表示菲律賓娛樂暨博奕公司(PAGCOR)的監督角色「非常重要」或「重要」,但也有34%坦言對其職責理解有限。The Fourth Wall建議,當局應加強公眾教育與資訊透明。
此外,電子錢包被認為是實踐「負責任博弈」的重要工具。92%的玩家選擇使用GCash支付,其次為Maya(6%),僅2%使用櫃檯現金繳費。73%的電子錢包用戶相信平台的年齡與身分驗證機制,64%認為電子錢包有助於限制支出,維持博弈自律。
禁令恐衝擊5萬就業
菲律賓合法線上博弈業者警告,若相關禁令通過,將導致逾5萬個就業機會流失。2024年,該產業對政府貢獻逾1,120億披索(約19.4億美元),其中包含向全民健保PhilHealth繳納166億披索(約2.87億美元)、繳交逾463億披索(約8.02億美元)國庫分紅及超過123億披索(約2.14億美元)用於總統辦公室主導的社會公益計劃,並向稅務局貢獻59億披索(約1.02億美元)稅收。
根據產業數據,博弈支出僅佔全國家庭消費總額的0.79%,但對就業與財政的貢獻卻相當可觀。PAGCOR僅在2025年第一季便創下255億披索(約4.42億美元)收益,其中電子遊戲與電子賓果貢獻逾半。
隨著2022年起監管制度趨嚴,執照收入從原本的123億披索(約2.13億美元)攀升至2024年的540億披索(約9.35億美元),顯示監管成效卓著。(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