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架橋中葡科技合作

學者縱論多邊聯合創新路徑
25/07/2025
8479
收藏
分享
學者縱論多邊聯合創新路徑
學者縱論多邊聯合創新路徑

由澳門城市大學葡語國家研究院、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及「一帶一路」葡語國家信息與國情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中國與葡語國家科技合作」研討會22 日於澳城大氹仔校區大豐樓會議廳順利展開。與會者在研討會各抒己見。(主辦方提供圖片)葉桂平(右一)跟與會者合影。(主辦方提供圖片)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葡語國家研究院院長葉桂平致辭時表示,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下,澳門始終是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當前,國家正以擴大開放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澳門應緊扣「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充分發揮自由港優勢,在高新科技、數字經濟、中醫藥標準化等領域打造國際化合作範式,在服務國家建設科技強國的同時實現自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並且,澳門應立足與葡語國家的合作基礎,積極拓展與西語國家的多領域交流,構建全方位、深層次、可持續的合作生態,持續擴大國際朋友圈,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展開新藍圖。

三建議打造國際化合作範式

他續建議,其一,強化科技合作,打造國際創新樞紐。發揮澳門制度優勢,依託灣區城市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與葡語、西語國家頂尖高校組建跨區域智庫,聚焦綠色能源、生物醫藥、數字技術等領域聯合攻關,促進技術要素跨境流動,助力發展中國家突破數字鴻溝,將大灣區打造成全球南方科技發展的橋頭堡。其二,深化經貿聯通,拓展國際市場網絡。在深耕葡語國家市場的基礎上,構建面向歐盟及西語系國家的多維合作網絡,推動中葡企業以澳門為平台精準對接,支持灣區企業赴葡語國家開展商務考察、投資招商及國際會展。其三,突破人才瓶頸,構建複合型人才培養體系。針對科技合作中的語言壁壘與專業錯位,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西語國家的高等學校聯合培養「語言+科技」複合型人才,課程涵蓋新能源技術術語、生物醫藥專利、數字經濟法規等模塊。建立學者互訪機制,暢通教育、實習、就業全鏈條,培育兼具專業能力又熟悉國際規則的複合型人才,將澳門打造成南南合作的科技人才樞紐。

與會學者一致認為,澳門憑藉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制度優勢,在促進多邊對話機制構建、推動聯合研究項目落地及知識共享平台建設等方面展現出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尤其在可持續發展、海洋經濟及生命科學等前沿領域,跨學科協作潜力亟待深度挖掘。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