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人口持續老化,根據《澳門人口預測2022—2041》,預計2029 年踏入超老齡社會,長者對康復治療的需求日益上升。在人口結構變化下,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與語言治療三大專業人員,對社區健康促進、長期照護及康復服務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根據2024年醫療數據顯示,澳門目前共有物理治療師266人、職業治療師174人、語言治療師91人。雖然近年三類治療師人數均有上升,但仍未達國際標準建議之配置比例,與多個發達地區相比尚有差距。
根據當局早前回應,政府已持續為包括語言治療師在內的醫療人員提供相關培訓與專業講座,並透過就業發展日、就業支援措施等協助畢業生及求職者與業界對接。
當局近年在慢性病防治上推動「資源下沉、關口前移」,而在康復服務仍有完善空間,包括實際運作層面仍面對服務名額不足、輪候時間長等問題。據了解,現時社區與院舍之康復服務對象中,不少長者因中風、柏金遜症、吞嚥困難等原因,更需要接受物理、職業及語言治療服務支援。面對龐大的服務需求與人口老化趨勢,相關康復服務工作的前線人員壓力與日俱增。
為應對將來需求,建議當局盡早優化本澳整體康復服務體系,特別針對三類治療師的人員儲備制定中長期發展藍圖,支持各服務機構穩定人員隊伍,加強資源配置,減低各類服務個案的輪候時間;整合衛生、社會、教育領域資源,統籌政策規劃與人員培訓。本澳人口持續老化,長者對康復治療的需求日益上升。圖為衛生局外展醫療服務
立法會直選議員李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