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談同意關稅暫緩延長

何立峰:穩定合作利於全球經濟
30/07/2025
11690
收藏
分享
何立峰:穩定合作利於全球經濟

當地時間7月28日至29日,中美經貿牽頭人——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會談。雙方圍繞中美經貿關係、宏觀經濟政策等焦點議題展開坦誠、深入且具建設性的交流,並回顧日內瓦與倫敦會談的共識落實進度,給予充分肯定。

根據雙方會談共識,美方已暫停的24%對等關稅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將延長90天。何立峰表示,雙方經貿團隊應以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為指引,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不斷增進互信、鞏固共識。何立峰強調,中美經貿關係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穩定、健康、可持續的雙邊經貿關係,不僅有利於各自的發展目標,也對世界經濟的增長和穩定具有積極作用。

美方則重申,穩定的美中經貿關係對兩國乃至全球經濟至關重要,願與中方一道通過經貿磋商機制,推動分歧化解並取得更多成果。會後,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指出,這輪為期一天半的會談延續了兩國元首共識,雙方圍繞宏觀經濟、關稅和經貿焦點進行了深入討論,並充分認識到維護穩定經貿合作的重要性。

特朗普在返回華盛頓途中表示,與貝森特通話後對會談結果持樂觀態度,並透露將在聽取貝森特和格里爾的完整匯報後決定是否延長對華關稅暫緩期。他稱,貝森特在第二天的通報「更加積極」,並認為「結果很可能是好的」。

貝森特:非常有建設性

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貝森特用「非常有建設性、深遠且令人滿意」(very constructive, very far-reaching, robust and highly satisfactory)形容此次磋商,並重申美方不尋求與中國「脫鉤」,但會在稀土、半導體、藥品等戰略產業「去風險」。他透露雙方代表團就本國經濟情況進行了詳細報告,美方還對中國產能、中伊石油貿易及中俄軍民兩用商品貿易表達關切。

貝森特指出,這是中美今年第三輪會談,雙方代表在頻繁互動中建立了融洽關係與尊重,並強調「密集會面有助於理解與合作」。相比5月日內瓦會談僅聚焦稀土磁體議題,以及6月倫敦會談的話題拓寬,此次斯德哥爾摩會談更集中於「大經濟框架」。他建議中國在「十五五」規劃中公開推動經濟向消費型結構轉型,並暗示外部壓力如關稅可能是結構調整的催化劑。

會談中,中方派出75人,美方代表團為15人。雙方先進行大會場「照本宣科」式的初步交流,之後分組展開小範圍二對二磋商,最後由何立峰與貝森特、格里爾單獨會晤。貝森特形容自己負責把握會談方向,而格里爾則像「百科全書」般熟知中國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能精準推動議題深入。

至於中美科技領域的爭議,此次會談未涉及美國對華芯片出口管制,但雙方討論了稀土出口及第三國供應鏈加速構建。貝森特強調,美方談判代表謹慎確保「貿易議題與國家安全問題分開處理」。

當被問及此次磋商是否為未來可能的中美元首峰會鋪路時,貝森特予以否認,但補充說兩國元首保持良好互動,各層級的溝通愈多愈好。

李成鋼在會後感謝瑞典政府為此次會談提供便利。外界分析認為,此次會談有助於為中美關係降溫並保持經貿合作的穩定基調。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