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2025及2026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其中中國經濟表現超預期成為關鍵動力。IMF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大幅上調0.8個百分點至4.8%,明年亦調升至4.2%,反映上半年經濟回穩及中美關稅暫時休戰的正面影響。
全球方面,IMF將2025年及2026年增長率分別上調至3%和3.1%,主因美國8月1日加徵關稅前出現提前採購潮,美國實際關稅稅率亦由24.4%降至17.3%。不過,IMF警告,全球經濟仍面臨重大風險,包括關稅回升、地緣政治緊張與財政赤字擴大。
IMF指出,雖然全球經濟展現韌性,但當前增長結構更多反映貿易扭曲,而非基本面強勁,整體增速仍低於疫情前3.7%的歷史平均水平。
美國方面,IMF預測2025年增長1.9%,2026年升至2%。新減稅與支出法案將令財政赤字增加1.5個百分點,其中約一半可由新增關稅收入抵銷。
歐元區明年增長預測上調至1%,2026年維持1.2%。通脹方面,IMF預計全球今年通脹降至4.2%,明年進一步回落至3.6%,惟美國通脹或因關稅傳導效應維持高位。
IMF首席經濟師古蘭沙指出,提前採購對經濟的提振難以持久,反而可能拖累下半年與2026年表現。他亦稱,當前美元走弱為罕見現象,加劇他國關稅衝擊,同時對金融形勢帶來複雜影響。
IMF上調2025及2026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中國經濟表現超預期成為關鍵動力。(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