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2025》公布最新人口數據,2024年全國出生率為6.77‰,而廣東以8.89‰位居全國前列,連續七年成為全國第一生育大省。值得關注的是,珠海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常住人口出生率更達9.26‰,不僅高於全省平均,且較2023年提升0.41個千分點,顯示出生勢頭穩中向上。
根據珠海市統計部門資料,截至2024年底,珠海及合作區常住人口達251.85萬人,比上一年增加2.4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8.95萬,城鎮化率高達90.91%,為全省領先。當年死亡率約為3.03‰,自然增長率達6.22‰,較前一年上升0.47個千分點,反映該市人口結構年輕、人口吸引力強。
政策與產業聯動釋放「生育紅利」
珠海出生率回升,首先得益於地方政府連年推動的生育支持政策。2024年,珠海將八項輔助生殖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唐氏綜合症基因檢測更實現全額報銷;同時推出新生兒醫保「零等待期」、家庭共濟個人賬戶等舉措,大幅降低育兒成本,激發家庭生育意願。
此外,托育服務體系的完善為「敢生」與「能養」提供了現實保障。珠海推動普惠托育機構進校園、進社區,實現「托育可及、負擔可承受」。這些舉措與廣東省推行的「普惠托育三年行動計劃」相呼應,全省每千人口托位已從2020年的2.0個提升至2024年底的4.7個,預計今年底可達5.5個,為年輕家庭創造更友好的育兒環境。
橫琴「雙15%」優惠吸引年輕家庭
珠海的生育活力亦與產業和區域政策密切相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自實施「雙15%」所得稅優惠以來,持續吸引高技術人才與澳門居民落戶,截至2024年底已有逾2萬名澳門居民在區內生活、工作。這一群體大多處於婚育黃金期,為本地人口自然增長注入年輕動能。
同時,珠海以「產業第一」為核心戰略,推動高端製造與創新產業集群發展。「珠海英才計劃」等人才引進政策持續吸納青壯年勞動力,形成以高教育水平與高收入群體為主的「新城鎮中堅層」,進一步穩固了婚育人口基礎。
城市吸引力轉化為生育活力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珠三角核心城市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全國老齡化率最低的30座城市中,廣東佔據七席,珠海名列其中。珠海9.26‰的出生率在全省僅次於廣州、佛山與東莞,位居前列。
除人口結構年輕化外,城市環境與公共服務品質的提升亦是關鍵。珠海在2024年持續推進交通基建、醫療教育與商業設施升級,城市綜合宜居度全省名列前茅。高城鎮化率與完善的公共服務減輕了家庭生養壓力,使得「願意生」「敢於生」的群體逐漸增多。
放眼全省,廣東2024年出生人口達113萬人,比上年增加10萬,連續五年成為唯一出生人口超百萬的省份。全省城鎮化率達75.91%,流入人口達27萬,其中大量為處於婚育期的青年。全省出生率8.89‰,比全國平均高出2.12個千分點,也意味著「每十個中國新生兒,就有一個在廣東出生」。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