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防蚊滅蚊為主

暫無大規模檢測計劃
04/08/2025
6053
收藏
分享
暫無大規模檢測計劃
暫無大規模檢測計劃

暑假是本澳居民的外遊旺季,有可能會到訪「登革熱」及「基孔肯雅熱」個案較多的地方。衛生局局長羅奕龍昨(3)日受訪時表示,市民外遊期間及回澳後14 日內都應該使用蚊怕水及做好防蚊工作,如出現病徵應盡早求醫。現階段衛生局工作以防蚊及滅蚊為主,目前未有大規模檢測計劃,亦不會參考內地部分地區要求曾到高發地點人士自我健康管理的做法。新城A區地盤加強滅蚊工作。(衛生局圖片)

羅奕龍表示,「登革熱」及「基孔肯雅熱」主要靠蚊傳播,因此減低白紋伊蚊在社區及家居的密度是工作的重點。他又指,今年7月全澳誘蚊產卵指數為66,情況與去年相若,處於正常水平,每年4至10月澳門雨水較多,蚊蟲較易孳生,希望透過逐家逐戶的宣傳,讓居民能夠掌握更多防蚊知識,做好「防蚊三招」。同時避免於清晨或傍晚在多蚊地方活動,共同做好防蚊工作。他又強調,基孔肯雅熱不會人傳人,而一旦感染,約 三分之一患者可能出現持續數月的關節痛,雖屬輕症,但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患者工作地盤已停工

另外,澳門暫時有兩例「基孔肯雅熱」個案。羅奕龍稱兩患者在同一地盤工作,目前有關地盤已經停工,並加強化學滅蚊及清理積水,但因近期雨水較多只能盡量去做,直至傳播風險降低時才能夠復工,現階段仍要開展更多清理積水及滅蚊工作。

防控雙熱大行動啟動

政府跨部門聯動社團舉行「全城家家戶戶清積水」防控雙熱聯合大行動,動員超過 100人「入戶宣教」,重點針對舊式樓宇。羅奕龍致辭時表示,目前本澳正處於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早期和關鍵階段,當局首次採用「入戶宣教」形式,重點針對舊式樓宇「挨家挨戶、手把手」,為居民示範識別和清理花盆底碟、冷氣機托盤等,家居常見容易孳生蚊蟲的隱蔽積水地方;政府同時結合線上科普工作,希望防蚊工作走進家家戶戶。衛生局聯同市政署及外僱社團在社區展開防蚊宣導活動。(衛生局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