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在白宮宣布,蘋果公司承諾在美國新增投資1,000億美元,用於擴展本土製造業及重組供應鏈體系。這是該科技巨頭為應對潛在貿易壁壘,尤其是其旗艦產品iPhone可能面臨的懲罰性關稅,而做出的重大調整與戰略部署。屆時,這項投資將使蘋果累計對美國本土的投資承諾提升至6,000億美元。消息公布後,蘋果股價上漲逾2%。
蘋果表示,這筆1,000億美元的投資將包含其最新推出的「美國製造計劃」(American Manufacturing Program, AMP),旨在激勵全球供應商在美國本土生產關鍵零部件。
蘋果首批AMP合作夥伴包括康寧(Corning)、Coherent、GlobalWafers America、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三星(Samsung)、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日月光(Amkor)以及博通(Broadcom)。
特朗普在活動上表示:「我很喜歡你們這麼做,我真的很喜歡」,並補充說:「我們是當今全球最火熱的國家。」
發佈會期間,蘋果CEO庫克向特朗普贈送了一個由康寧玻璃製成、安裝在金製底座上的圓盤,該底座由一位退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現為蘋果員工——製作。
作為本輪投資的一部分,蘋果將向康寧位於肯塔基州哈羅茲堡的工廠投資25億美元,用於生產iPhone與Apple Watch的全數蓋板玻璃。雙方亦將共同在該廠設立「蘋果-康寧創新中心」,以研發下一代材料與製造平台。
此外,蘋果還與Coherent簽訂多年合作協議,為iPhone與iPad的Face ID功能提供雷射模組。
建立美國硅晶供應鏈
公司強調已建立完整的「美國硅晶供應鏈」,包括從德州雪曼的GlobalWafers採購晶圓、與應材合作提升半導體生產技術,以及使用德州儀器供應的晶片。
蘋果也將與三星合作,在德州奧斯汀工廠開發新一代晶片製造技術,並與GlobalFoundries及Amkor合作,推動晶片製造與封裝產能回流美國。
蘋果的最新投資行動,正值特朗普政府要求該公司將iPhone製造業務遷回美國,甚至曾威脅若蘋果不配合,將對其產品加徵25%關稅。
這項宣布也正逢蘋果即將面對對自印度輸美產品新增的25%關稅,這是特朗普繼早前宣布的另一項25%關稅後的再一項貿易限制措施。
此前承諾投資5,000億美元
蘋果早於今年2月宣布,未來四年內計劃在美國投入5,000億美元,包括在德州設立AI伺服器製造基地、在密西根州成立供應商學院,以及擴大對既有美國供應商的採購與研發支持。此次新增的1,000億美元投入,預計將進一步擴展在美產能,包括增建組裝線與擴充本地材料供應商合作規模。
消息指出,特朗普與蘋果執行長庫克近期曾多次會晤,其中不乏談及貿易政策與科技供應鏈轉移議題。外界普遍解讀,蘋果此次行動,部分是回應特朗普早前的施壓——他曾明言,若蘋果不將iPhone製造移至美國,將對其產品徵收至少25%的關稅。
分析認為,若蘋果能順利推動供應鏈本土化並獲得關稅豁免,將有助於維持其產品利潤率,減少成本轉嫁風險,並避免在與三星、華為等海外競爭對手的較量中落於下風。此次投資承諾不僅是蘋果供應鏈重構的重要節點,也預示中美科技產業鏈分化進一步深化。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