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媒體報道,在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廣州正式入選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先行先試試點,並作為試點城市代表在閉門會上推介「廣州方案」,領取建設任務書。
今年7月,國家數據局啓動第二批先行先試工作,鼓勵以城市為主體探索區域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聯合廣州數據集團、全球數源中心、佳都科技等企業,依託「數字廣州」框架,提出以「數港」為核心,帶動「空港、海港」三港融合的建設方案。
方案突出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國際航運樞紐」優勢,通過數港實現空港、海港特色業務數據的標準化整合與安全流通,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和綠色供應鏈協同,打造「公共數據+行業數據+跨境數據」的融合應用場景。
目前,廣州已初見成效:數港累計匯聚752億條公共數據,日均交換量近3億條;空港對接12家單位,建設20套系統,打造花都交通可信數據空間;海港覆蓋16個行業,發佈287個服務項目,處理數據逾1.5億條,服務用戶近6萬。
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表示,下一步將聚焦破解「找數用數難、規模流通難、跨域加工難」等痛點,全面推進試點落地,力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標桿。
廣州正式入選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先行先試試點。(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