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融資新政升級

給企業帶來哪些利好?
05/09/2025
14298
收藏
分享
給企業帶來哪些利好?

9月1日起,新修訂的2.0版本《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扶持辦法》(以下簡稱《扶持辦法》)將正式施行。緊扣「澳門+橫琴」戰略定位,這份聚焦中小微企業融資痛點的政策文件,通過貸款貼息、保險費補貼、融資擔保費補貼、融資租賃補貼、商業保理補貼等舉措,為不同類型的澳資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其中貼息和費用補貼按照既定標準的1.2倍執行,一系列舉措在文旅、科研等領域引發反響。橫琴金融島。 (曾遙攝)

現金流是企業的核心關鍵,尤其是文旅行業「季節差」的資金壓力長期困擾經營者。卡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李豔表示,每到年底業務高峰期,企業需提前墊付大活動執行等前期費用,而大客戶的結帳流程往往滯後數月,所以這個時間就是資金最「卡脖子」的時候。

除此之外,令澳資企業頭疼的還有跨境金融壁壘。由於內地與澳門金融體系、征信系統不同,且涉及跨境執法風險,銀行對澳資企業放貸格外謹慎。

文旅企業:政策破解季節性資金難題

今年3月,李豔看到了1.0版本《扶持辦法》。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李豔選取卡斯國際集團旗下一家開業滿一年的文旅企業作為試點,向廣州農商銀行橫琴分行提交貸款申請,從提交資料到80萬元純信用貸到賬,僅花費7 天時間。

此後,1.0 版本《 扶持辦法 》的政策紅利持續釋放:6月,中國銀行珠海保稅區支行向企業發放300萬元「 文旅貸 」,工商銀行橫琴分行也提供200萬元純信用貸。

得益於澳資企業1.2倍的貼息政策,李豔的融資成本降至1%出頭。「 拿到貸款後,我們不用再為現金流卡殼而放緩發展腳步,經營更有底氣了!」

科研企業:貸款貼息助公司轉型升級

與文旅企業不同,科研類澳資企業的資金需求多呈現「週期長、風險高、回報不確定」的特點。

來自澳門的高樂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融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的企業。該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黎子健介紹,他們開發了包括旅遊景點共用無人機系統、室內自主巡檢機器人系統等多個產品,不少科研成果已轉化為市場產品應用於琴澳兩地。

「 運營過程中我們發現,研發技術轉化為市場化產品需要大量運營和推廣投入,僅靠我們自身力量遠遠不夠。」談及科創型澳資企業在擴張市場時的難題,黎子健表示,研發投入很難算清經濟回報,通常只能依靠政府資助或有遠見的投資人,而項目推廣雖然容易算帳,但又需要大量現金流。

談及最近推出的2.0版本《扶持辦法》,黎子健認為,《扶持辦法》中提出的貸款貼息和融資擔保費補貼等措施相較過往政策更「接地氣」,明顯是針對中小微企業所設計,能有效引導澳資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形成正向激勵。

經查閱政策時了解到,根據2.0版本《扶持辦法》,符合規定的合作區中小微企業申請貸款貼息,可享受當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0%、年度60萬元額度予以貼息,適用更高扶持標準企業的年度貼息金額最高可達144萬元,進一步提高合作區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